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暗访”书记与“卧底”局长

2012-02-22 10:3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贺林平 胡洪江

钟力 广东徐闻县委书记

“对一个基层领导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着这样的理念,他将暗访当成了一种工作手段,由此推出了大量有针对性的举措,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有些人私下里议论,说我这个新来的县委书记“坏了规矩”,招呼都不打,就搞突然袭击。我在机关20多年,心里清楚得很,很多地方领导来了一个样,领导走了又是一个样。】

扮菜贩督察警风

2008年9月,我到任徐闻一个月,就听说这里治安不好。但到底不好成什么样子,什么原因,不太清楚。我想,不如亲自到镇村街口看一看。

我带着司机,到了城北乡文丰园村和海安镇,打扮成外地贩菜老板,跟老百姓聊天。老百姓告诉我,这一带乱,一是一些社会青年不务正业,偷盗“两抢”比较多;还有一个是一些村之间,或者村里的宗族之间动不动就武斗。还有人告诉我,公安纪律不够好,工作效率低,治安管理不严。

从村里出来,我就打110报警,看公安来不来。虽说报警的方法可能不妥当,但重症要下猛药。结果,城北乡的情况还不错,但海安不行,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来了后还懒懒散散的。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随即部署整顿公安队伍作风。现在徐闻公安纪律好多了。

探窝点打击私彩

私彩(地下六合彩)这个东西害人害己,有时候还会搞得家破人亡。到徐闻后,我打听到民康市场旁边有条街集中了很多卖私彩的不法分子。以往我们打击时,常常大张旗鼓行动,结果走漏风声,抓不到主要的人。

2008年10月的一天,我一个人搭了个“三摩”,悄无声息地去了那条“私彩街”,怕引起怀疑,还打了两注。我说湛江话,他们以为我是外地的,没什么戒心。出了街口,我直接报警,很多核心分子没来得及跑,都被抓了。

回去后,同事们怪我,主要是担心我的安全。其实,面对黑恶势力和不法分子,如果连我们都害怕,那还有谁去为老百姓做主。

暗访网吧救少年

近年来,徐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超时营业等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成社会一害。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2008年10月的一天,我打扮得跟个小伙子一样,眼镜换成隐形的,戴个鸭舌帽,连着几天,用白天、晚上的休息时间跑了十多个网吧,开台机子上网,一边看有没有未成年人进来。实际情况让我震惊,进网吧的孩子一个接一个。这些孩子到很晚了还不回家。在随后的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我很激动地说,“将心比心,如果是我们的孩子这样,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让孩子们的前途毁在我们这一届领导上!”

随后,在县委县政府部署下,公安、文化、工商多部门联合行动,责令全县网吧停业整改一个月,无证网吧直接取缔。

开禁后网吧会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12月26日下午,我杀了个“回马枪”,跑了县城文塔路、东平路的四家网吧,发现它们仍放学生和未成年人进去。当夜11点,我们组织警力,对全县网吧进行了第二次突击检查,四家网吧由于接纳大量未成年人上网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还有三家或被处15000元罚金,或被责令停业整顿。

经过这两次暗访,我深感光靠这样风暴式的打击整治不行,要建立一些长效机制。我们在每个网吧都装了两个监控摄像头,在县人大专门成立了监督网吧经营管理的小组,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每个网吧就一览无余。有了这样的手段,再没有网吧敢容留未成年人上网了。

陈家顺 云南沾益县人保局副局长

2007年至今,他先后5次“潜伏”考察了180多家招工单位。“跟着陈家顺,打工真顺心”,是老百姓对他的衷心褒奖。

【农村人挣钱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自己变换一下身份,“卧底”后再回到办公室,处理问题也会考虑得更细致周全一些。】

被逼去“卧底”

到企业“卧底”是被逼出来的。2007年春节后,县里决定在浙江义乌设立劳务工作站,我任站长。带第一批303名务工人员去义乌当天,县里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可没想到,那一批务工人员返乡率达70%。主要是去之前县乡干部跟老百姓描述的和他们在义乌感受的不一样。云南人是“家乡宝”,老百姓出门少。我知道他们下了很大决心才敢外出务工,结果到了工厂一看,不是政府说的那么回事。最后老百姓赚不到钱,政府的公信力也会降低甚至丧失。

我想,我得让政府的说法和老百姓的感受能够对接。为了稳妥,我就以一个农民工的身份进企业,把情况摸清楚了。

“卧底”的故事

第一次“卧底”是2007年7月去义乌一家饰品厂。我的工作是穿珠子,年龄大了,手脚慢,管理人员问我要不要换一下工作,我说不怕。但是,真的坐在那儿穿12个小时珠子,还是特别累,没几天脚也坐肿了。但我必须坚持,因为干不满一个月,我就不知道企业会不会按时发钱,会不会克扣。而且一般也要一个月才能把企业的情况搞清楚。

最辛苦的,是后来在华统养殖中心当饲养员。我有400多度近视,戴着眼镜看上去太斯文了,容易让人怀疑,我就把眼镜摘掉了。我没养过猪,特别累,而且气味难闻,头两天连饭也吃不下去。挺过一个星期后就习惯了。

“卧底”考察啥

我在企业“卧底”,首先是体验它的工作环境。比如第一家饰品厂,我觉得管理上比较苛刻,工作时间也比较长。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干12个小时,这就不是很理想。

生活条件也是我考察的重点。在华统养殖中心,四个人住一个房间,每人一张床,算可以了。吃的方面呢,我送饭盒到蒸汽室,下班以后饭就蒸好了,食堂可以打菜。

我发现,打工的人中,夫妻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如何解决呢?2010年9月,我又应聘到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我以前当过老师,有教师资格证。观察学校是怎么对待学生的,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如何。

“卧底”之后,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了,工作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对那些各方面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企业,我就敢拍着胸脯介绍更多人去工作。比如义乌的另一家饰品厂,我“卧底”一个月后就介绍了22个老乡过去。还有那家农民工子弟学校,我当时就安排了5个农民工子女进去。我跟他们讲,这学校我呆过了,放心。

 

点击随想

这是两位“另类”的官员,听听他们的自述,并非让所有人仿效他们的做法,只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他们对百姓所怀有的那种朴素的情感,感受他们对自己“公仆”身份的清醒的认识。有一句话讲得好,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和他们一样时刻不忘: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也对得起职位赋予的责任。 ——余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西站迎来假期首波客流高峰
  • 扬帆破浪,畅享激情——湛江军博园水上运动中心成滨海旅游新标杆
  • 萌娃共赴中秋奇妙之旅
  • 定格浪漫 纸短情长:新人登报缔结良缘 铅字为证爱情永恒
  • “月满非遗·情聚中秋”非遗集市举行
  • 红星照耀红土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