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地上,徐闻县交通局长叶语(右一)与群众温情交流。
环雷州半岛公路是我市也是我省的重点项目,该路从廉江市安铺镇晨光农场至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湾大桥,全长299公里,规划道路为一级公路,总投资106亿元。而徐闻段总长就达119.92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
去年底,市政府决定环半岛公路在徐闻启动,首期建设32公里,从西向东依次串联南山综合发展片区、海安组团及龙塘镇青安湾旅游休闲区,规划路宽80米,8车道,为徐闻目前最宽的公路。
目前,徐闻段前期建设如火如荼,近日,作为“走基层”内容之一,记者前往徐闻县海安镇文部村现场采访。
徐闻速度:6天开通路面7.6公里
海安镇文部村委会办公楼就是环半岛公路徐闻段的建设指挥部。连日来,徐闻经济开发区、县交通局、海安镇政府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就在这里吃住工作。
办公楼前有一棵大树,最近这几天这里成了村民们最爱来的地方,因为他们关心着一切有关这条路的新消息。
虽然群众的热情出乎想象,但是执行者没敢低估开路的难度。“县委县政府很重视、尤其是我们县交通局的领导抓得很紧。”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忙到中午的时候,县交通局的工作人员都是在村委办公楼吃快餐,吃完就跑村串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做细致、做到位,对保证开路的平稳快速推进很有帮助。”县交通局一位负责人说,“群众的热情非常高,这是我们原先没有预料到的。我们以为会碰到较大难度,没想到工作进行得这么快。”
2月25日,县委书记钟力带领县职能部门负责人视察公路修建情况,看望一线工作人员。在新桥村,钟力问群众:“修路好不好?”“好!”很多人喊了起来。“大家支持不支持?”“支持!”人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不但在现场的人欢呼雀跃,连许多外出经商从政的当地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打电话回家,让家人支持修路。这些外出的人最明白“路通财通”的道理,这样一来,极少数的一些异议也被消弭了。
这条路,就是环雷州半岛公路。湛江人多年的梦想,如今在徐闻大地写下了第一笔。从2月17日到23日,每天都有100多人次、铲车5辆、推土机3辆在开路现场奔忙。短短6天,已开通路面7.6公里,又创造了一项“徐闻速度”。期间没有一个村民阻挠,更没有人上访。
群众:没想到要修这么大的路
“文部村委会有8条自然村,我们东富村是唯一一条还没有硬底化道路的村。大家盼了多少年了,现在终于开始修路了,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拆几十米围墙又算得了什么呢?”说这些话时,东富村民小组长孙妃权黝黑的脸上荡漾着笑意。
记者站在海安镇文部村委会办公楼的二楼顶向西望去,宽阔的土地刚刚被推土机推平了,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地与旁边黑色的老柏油路、绿色的蕉林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记者旁边的孙妃权说:“从没想到过也不敢想,这里将要修这么大、这么宽的路!以前觉得有两三米宽就差不多了,只要是水泥路就行。谁料到会有这么宽的大路经过我们村呢?”
“没有硬底化路,我们去赶集见到邻村的人都感觉抬不起头。更重要的是没有大路,农产品的运输不方便,价格比别人低了很多。”东富村村民陈修料对记者说。这次在道路规划内涉及他家40多米长、1.8米高的围墙。但他二话不说,自己动手拆了。
“有这么一条大路经过我们村,我们就不用自己筹钱建硬底路了。”孙妃权说道。为了给村民脚底减泥泞、脸上添光彩,东富村几个村干部通过自筹资金、向银行贷款8万元,想尽办法修路,从2009年到现在,光利息就还了5000多元,然而也只是开通了土路而已。
“我们村干部向村民说了修路的事,说砍树、砍香蕉都没有补偿,即使这样,大家都同意了。你说大家的热情有多高?”孙妃权对记者说。
温情:心宽路更宽
在开路最繁忙的那几天,县交通局、海安镇等每天总共有一百多名干部群众活跃在工地上,并且每天投入铲车、推土机等机械8台。
“能取得这样的进度很不容易,与政府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几个方面的支持分不开。”工作在第一线的海安镇长黄家团对记者说,耳闻目睹的一切让他很感动。“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下工地了,中午吃完快餐也不休息,继续干到晚上才回来。如果不是他们做了那么多琐碎的工作,推土机不会推进得这么顺利。”他说。
对此,同是开路工作小组领导的徐闻经济开发区纪委书记林德尊也深有体会,他说:“我们在开发区深知征地拆迁的艰辛。没想到一说开路,文部村群众签个名就OK了。这情景就像群众自己要求修路一样。更主要的是交通局局长叶语,他走村串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温情打动村民,所以开路速度才那么快。”
在推土机新推平的一块红土地旁边,一个姓祝的中年男人正在砍伐桉树苗。当时记者还以为他是被雇来砍树的工人,谁知道他就是桉树的主人。“就要推到这边了,我先把树砍了,不麻烦。”他边抹汗边向记者说道。
对于这条环半岛公路的重大意义,类似这位砍树的村民们未必讲得出来。但是,“大路好走”,“路通财通”这个朴实的道理他们了然于心。
舍弃小利益,心宽路更宽,徐闻做出了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