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贝因美一款营养米粉违规添加猪骨粉 遭判罚陷停产

2012-07-03 09:58 来源:南都网 作者:吕静莲 周露霞

      营养添加剂,不是越多越好

    事实上,D H A、A A、乳铁蛋白、牛初乳、益生元、O PO结构脂、牛磺酸、叶酸……各种名目繁多的添加剂和强化剂早已让普通消费者晃花了眼。

    记者了解到,其中最受欢迎乃至成为“标配”的就属D H A和A A概念,在即将于明年实施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 B 14880-2012中规定,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中花生四烯酸(A A或A R A )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1 %,二十二碳六烯酸(D H A )≤0 .5%,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则分别≤2300 m g/kg和≤1150m g/kg,外界将之称为D H A的首次设立上限。但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早在2007年11月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调整中,已规定在2008年12月后,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食品、学龄前儿童配方奶粉中A A和D H 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分别≤1%和≤0 .5%(D H A还可添加于学龄前儿童谷类食品)。在2009年7月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告中,又将A A和D H A在婴幼儿断奶期食品中的含量分别限定在≤230m g/100g和≤115m g/100g(D H A学龄前儿童谷类食品中含量≤1 3 2 mg /100g)。如此看来,新标只是在旧标及补充条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已。

    “奶粉行业对D H A添加量的多少一直存在两派意见,从2005年开始在配方粉中添加后,尚无足够的临床实例证明其优势,但也没有负面投诉。”王丁棉表示,新规加以规范,至少让消费者和企业心里有底。而按照业内人士提供的计算方式,以市面上含D H A量最多的一罐净含量900克的某奶粉为例,包装注明每百克含29克脂肪及90毫克D H A,占比不过0.31%,与新标的0.5%尚有一定距离,数值上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另一此前也受过追捧的牛初乳概念就比较难过。在今年4月卫生部称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后,离9月1日的大限越来越近。记者了解到,作为只有行业标准而无国家标准、未进入添加剂和强化剂标准的非标食品,牛初乳已在中国发展有20年历史,但在此规定下,加上延伸产品近百亿的规模已在短短两月内沦丧一半。有业内人士透露,6月中新西兰贸发局已牵头召集相关新西兰牛初乳生产企业在奥克兰开会,上周正式成立新西兰牛初乳协会,称“新西兰牛初乳行业接受中国不允许添加牛初乳到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法规,但新西兰政府产业部门证实食用新西兰牛初乳是安全的,将协助企业进行科学实验,并进行科研临床数据采集汇总,积极与国内相关部门沟通。”

    声音

    “摄入越多越好的说法是错误的,任何营养的摄入都必须在一个度的范围,一旦一种营养摄入过量就会打破人体所需的营养平衡链条。”王丁棉表示,必须注意各种微量元素、蛋白质等都是有上限的,可能单项都没问题,但几样都接近上限时,互相之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因此在加入各种强化剂和添加剂时,必须慎之又慎。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