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旗下企业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在大陆的工厂数量超40家。
感觉“胳膊没了”
张顺地去研磨车间上班的第一天,他的上司就直截了当地说,“在这里干久了,会觉得自己变成行尸走肉”。
进入车间的前几天,手腕、胳膊的酸痛感越来越强烈。同期入职喷码线的工友跟我说,他感觉“自己的胳膊没有了”。
我曾怀疑这是初来乍到者的不适应。但一个入职一年的女工却告诉我,她的颈椎贴着膏药,“动一下就像针扎”。
“知足吧。”这个女工说,喷码线已经是太原富士康最轻松的活儿了,倘若“不幸”分到研磨和涂装等车间,承受的劳动强度将更大。
和我同批进入富士康的张顺地,就是“不幸者”之一。他在研磨车间的工作是,在一个工作台上,用砂纸将手机和笔记本外壳上喷漆不规则的地方打磨平整。张顺地去研磨车间上班的第一天,他的上司就直截了当地说,“在这里干久了,会觉得自己变成行尸走肉”。
线长给他和工友们制定的任务是每人每小时磨100个。“大部分人都磨不到这个数。”张顺地说,线长会命令那些速度慢的“站起磨”。磨一天下来,手腕疼得厉害,黑色的粉末也会穿过口罩粘在鼻子和嘴巴上。
偶尔,也会有段时间难得轻松。张顺地说,有次线长通知他们“磨得慢一点”,原因是“客户要到车间参观”;等到客户一走,线长口风立刻就转变,心急火燎地对他们喊道,“磨得快一点,把刚才落下的补上”。
张顺地刚进研磨车间的前几天,觉得车间生活太过漫长,怎么也等不到下班。几天后,他就跟我说,他发现了一个可以感觉时间变快的方法——“不要看表,什么都不要想,闷着头使劲磨”。
“踊跃”加班
“讨厌”流水线,却“离不开”流水线。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多倍的加班费诱惑工人们抢着加班。
对自己朝夕相处的流水线有感情吗?我问这些流水线前一坐一天的工人。一个男工回答说,铁皮做的流水线只是个养家糊口的工具。“我讨厌它。”一个女工说,流水线一转,她就感到恐惧。
可几乎每个工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脚步离开生产线太久,哪怕是在周末。这主要是因为加班的“馅饼”诱惑太大。根据入职培训时人资部门的介绍,富士康目前有“加班1”、“加班2”、“加班3”3种加班。
具体来说,“加班1”是工作日正常8小时外的加班,工资为平时工资的1.5倍;“加班2”是周末的加班,工资为平时工资的2倍;而“加班3”则是节假日的加班,为平时的3倍。
目前富士康试用期工人的底薪为1800元。以其规定的每月21.75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8个小时计算,其平时工资约每小时10.35元。由此,其“加班1”、“加班2”和“加班3”的工资分别为每小时15.53元、20.7元和31.05元。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试用期工人在周末加班10个小时,能拿到207元。而那些老员工的加班报酬还要更高一些。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女工这样形容自己周末“抢着加班”的动机。她在10月份加班80个小时。据此,她盘算了下,她10月份的工资能拿到3500元左右,“如果不加班,也就只挣到那一两千的底薪”。
而在一些工人看来,那些任务轻、不经常加班的车间算不上“好车间”。
11月10日的星期六[5.20 0.78% 股吧 研报]加班,喷码线上所有的工人都“自愿”参与了;而到了11日,除了我和另外一个去过“光棍节”的男工外,其余的人均向线长报了加班。
“我感觉自己是个机器人[22.84 0.18% 股吧 研报],生活里只有不停的‘磨啊磨’。”张顺地感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