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生态文明”替代“关羽张飞”

2012-12-28 15:1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黄康生

陈六与妻子、孩子在新对联旁照“全家福”。黄康生 摄

    贴新联,换门神,订新规。徐闻县角尾乡农民把“生态文明”写成字,贴上墙,记在心。

    昨天,许家寮村农民陈六喜迁新居,喜贴新对联——上联:生态文明好;下联:绿色家居美;横批:幸福。陈六一家四口,只有0.2亩土地,长期靠跑运输和捡白螺为生。2002年,他拆除自家160多米围墙,配合“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并帮助村修建3公里长的硬底化村道、填平100多亩虾塘。2005年,许家寮村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搞生态文明建设好处看得见、摸得着。”陈六坐在门前的龙眼树下,算起了生态经济账:“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全村实现饮水净化、公厕无害化、庭院绿化、村道硬底化。现在,来村子的客人多了,海滩上的白螺也多了。今年,客运收入达2.6万元,比去年增加一倍。捡白螺的收入达1.2万元。”

    沿着椰树掩映的水泥路,记者走进村支书陈洪明家。600平方米的庭院里种着龙眼、芒果树共18株。果树年年开花结果,每年可增收4000多元。果树前,耸立着一幢2层高的楼房,陈家一直沿袭在木门上贴门神以驱鬼避邪的习俗,只是曾经的“关羽、张飞”如今已被刻有“生态文明”字样的“新门神”替代了。陈洪明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这最适合咱们村了。这次换门神,主要是把‘生态文明’铭记在心上。”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乡36条村都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村规民约:“严守耕地红线,严禁在国家禁止的海滩或海域挖沙出卖,开发兴建虾池。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角尾乡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解放海南岛启渡点就在乡内。长期以来,全乡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目前已创出3条广东省生态示范村,12条县生态文明村。乡还强力推进候鸟、海滩涂和珊瑚礁群的生态保护,2003年,角尾珊瑚礁群被列入省级珊瑚保护区;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珊瑚保护区。近年来,角尾拒绝了12家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落户,引进了广东粤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9家低碳、无污染企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绿油油的田野上, 人、鸟、牛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美景。乡党委书记王家平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角尾的最大本钱,也是最大的吸引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环北广东工程首条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 湛江军博园“灯塔”游客服务中心将开放
  • 经开区活力街区“升级”在即,可移动餐车有序进场
  • 《心跳地球》MV拍摄完成  中秋之夜徐闻现场首唱
  • 月饼香飘指尖 团圆情暖心间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