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麻章区农民李福兴把自家2亩多的绿化树“大叶伞”砍掉了,他自嘲说:种了3年都没人要,以前这树长到1米高就能卖100多元,现在长到三四米高才卖10元,还不够人工和运输费用,再不砍掉就“连裤子都亏掉了”!。
曾几何时,花卉和绿化树是湛江农民心目中的“摇钱树”,“谁种谁发达”,如今人们谈“花”色变,许多花农弃花斩树,湛江花卉产业陷入什么状态,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花卉经济”神话的破灭?

昔日的风光:
一棵树赚一辆小轿车
暴利驱动花卉种植业“超速”发展
六月的雷州半岛,花红树绿,正是各类风景树木及大棚盆栽花卉长势最好的时节。记者走马遂溪、廉江、麻章等地,花卉种植基地大片相连,姹紫嫣红,郁郁葱葱。在325国道麻章路段,路旁的各类园艺花木连绵几公里长,在湖光岩四周和麻章与遂溪交界的东坡岭一带,一碧十里,蔚为大观。
湛江花卉产业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热带亚热带绿化苗木为主的区域特色,有花木企业一千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一跃成为广东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其“扩张”速度让其它农林产业望尘莫及。
“湛江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发展确实快——早期的红利驱动起了很大作用。随后人们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湛江市花卉协会的黄东云会长说,麻章花卉基地一位姓林老板曾花2万元从外地引种一棵造型奇特的榕树,卖出28万元高价,一转手赚一辆小轿车;湖光镇柯老板种100多亩狐尾葵,三年后赚了两三百万元,当时一亩花卉产值是水果或其他农作物的几十倍,这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再加上湛江气候十分适合花卉栽培,于是大批商海里爬滚的人转而投资花卉产业,就连待米下锅的农民也要借钱买苗在自家庭院前、田头地种上一两亩花卉苗木,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近几年已达30多万亩,年产值20多亿元,使湛江成为国内重要的花卉种植基地。
新屋仔、厚高等花卉专业村迅速涌现,花农李木荣说,厚高村家家种花木,有1000多亩,都在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