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手场长带100多号人挺过艰难时代
时间再回到上山下乡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与徐闻相邻的雷州东里镇农家子弟吴来随着下乡的洪流到徐闻城北乡那松大队农场扎下了根,当时仅十来岁。虽是不足一米六的小个子,但人小志大的吴来,干起活来却不让大汉,很快在当时的那松农场脱颖而出,不久就当上了农场的场长,成为近百号人的当家人。
吴来永远记得1973年7月29日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日子。已是场长的吴来在用打麻机打麻时,劳累了一天的他把麻伸进机器时,其右手也被带了进去,右手前臂二分之一被截断,把握着半个人生的右手掌随之失去,成为一个残疾人。
以前轻车熟路的农活对于吴来开始变得“陌生”,以前右手习惯的活必须由左手来干,用左手重新书写人生的吴来学会了插秧、割稻、勺粪、挑肥……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自理问题更不在话下。吴来跟笔者举了个插秧的例子:插秧本来由左手拿秧右手插秧,如今换了过来,秧苗放在没有手掌的右手臂上,插秧则由左手完成。
失去一只手的吴来没有因此搞特殊化,一样跟员工一起插秧割稻,挑肥打麻,汉子本色不变。
说起那段当家做主的日子,吴来显得很骄傲自豪——当时农场有六七十号人,那松村当地青年又加进来五六十人,独手吴来带领100多人度过了那个艰难的七十年代。
正是在那时,那松村民看到了吴来的担当和正能量,认可了这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