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徐闻县锦和镇金沟桥坑洋看到,新修的水泥沟渠似一条白龙蜿蜒贯穿于坑田中间,渠内流水潺潺,农作物的长势喜人;坑洋内约3米宽的机耕路正在工人和钩机的忙碌下逐步形成。
据洋尾村党支部书记孙顺介绍,去年以来,在挂点单位徐闻县国土局和镇委镇政府的帮扶下,金沟桥坑洋的400亩农田得以有效改造,先是修成了水泥沟渠,保证了庄稼的灌溉问题;现在,机耕路又在抓紧建设。这些改造工程让以前很多丢荒的农田都复耕种植了。
金沟桥坑洋是当地较大的坑洋,总面积约400亩,为附近的洋尾、金门等几个村庄上千名村民的农田。该坑洋原先有一条土渠道和土路作为灌溉沟渠及运输通道,但均由于年久失修,使用状况较差。特别是灌溉沟渠被积久成多的淤泥严重堵塞,无法正常排灌,碰上洪涝时,经常被毁,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农田因无法耕种而被迫丢荒。去年,该县国土局挂点帮扶洋尾村后,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发现该村金沟桥坑洋的灌溉沟渠和机耕路都存在着使用状况较差的现象。
工作组对此非常重视,制定了先修灌溉渠道后建硬底机耕路的工作方案。先是筹集资金25万多元,请来工程队对金沟桥坑洋的灌溉渠道重新设计规划,历时多月终修成了这条长400米、深宽各1米的硬底水泥沟渠。该渠自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从附近水库接来的水源解决了整个坑洋的灌溉难题。渠道还可排洪排涝,该坑洋至今都没有出现旱涝现象。村民欣闻该坑洋的灌溉渠道修复后,纷纷复耕了自家已丢荒的农田。
灌溉沟渠投入使用后,深受当地上千群众的高度赞扬。受到鼓舞的工作组又快马加鞭,多方筹措资金开始修复机耕路。现在,投资29万元的硬底机耕路已动工建设,该路长1000米、宽3米,贯穿整个坑洋,计划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村民将告别坑洋内频发洪涝灾害和有路难行的历史,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使拥有400亩农田的金沟桥坑洋焕发一派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