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广州”又是怎样来的呢?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并建立政权,设置番禺城。三国时期,吴国的势力已逐渐扩展到岭南一带,公元217年番禺成为交州的治所。公元246年吴国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合浦以南称“交州”,合浦以北称“广州”。广州治所在番禺。这是“广州”得名的开始。
1840年,清政府实行对外通商政策,番禺作为当时中国仅有的对外口岸。那时番禺城尚无“广州市”的称谓,仅有当地人常将其称作“省城”,导致外国人对于广东的认识也限于番禺城内,故将“省城”直接称作“Canton”。而“Cantonese”也随之成为广府人、广东人和广州话的代名词。直到1921年,广东的省城“广州府”正名为“广州市”,至此“广州”才成为中国的一个城市地名。

由此“广州湾”是我国早就有的地名,与广州无关,更不是法国租借时所留下的。明清时期“广州湾”指广东吴川县南三都上面的一个“坊都-北颜岛村”及其附近港汊海面(现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南三区灯塔乡所辖村落),范围相当狭小,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