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中,吴川市振文镇生香村将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建设、整治农村居住环境与提升农村文化和社会管理相结合,平安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推进,坚持防范、整治、管理三管齐下,在平安创建与生态建设上走出了新路子。
建围墙 装探头 ①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建设
生香村是振文镇水口渡村委会辖下的一条自然村,总人口1100多人。“以前,村子西边沿村一带竹木堆放过多,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进村路口又比较多,来往人员复杂,偷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采访中,当地村民透露,以前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在偏僻处吸食毒品,存在不少治安隐患。
为彻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今年初,生香村根据镇党委、政府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的具体部署,抓住时机,迅速行动,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沿村西北面建成了长达350米的水泥围墙,将生香村以居住小区形式建设,设有出入口,并在围墙路口四周以及村中重点部位安装10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并由专人管理监控。
“村务再忙不能懈怠治安防范工作,村干部始终把村中的治安防范工作放在首位。”生香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该村周边的日常防控,有效改善了生香村的治安环境,群众安全感得到普遍增强。
迁坟墓 扩池塘 ② 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
平安创建过程中,生香村结合实际,将平安创建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在投入300多万资金整治村容村貌的情况下,村中干部群众将涉及到公私用地、不合理宅基地、旧屋烂房统一规划管理,将村中旧沙屯地的土地清理,建设一个占地5亩左右的生态园。
此外,把村住宅区范围的20多穴坟墓迁移到住宅区以外的地方,并相应改为生态园或耕种。还将一些在村民住宅区内的厂房搬离到梅塘路旁的工厂区内。与此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充分运用村中心旧水塘和公共空地,通过拆除周边的不合理占用建筑,修建起一个面积较大、环境更美的大池塘。
在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下,生香村的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有效地理顺和处理了村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了宅基地、公私用地、坟墓占路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受到群众的好评。
重文化 强管理 ③ 强化农村文化和社会管理
如果说,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一个村庄平安建设的华丽外衣,那注重加大对农村文化和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力度,则是平安建设的精髓所在。
对此,生香村在实施村庄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突出抓好村中环境综合治理外,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楼和灯光球场正抓紧推进;每年重阳节都组织活动,对村中老人进行慰问;制定了村民生活垃圾收集规定。同时,该村还注重加强村民的法制教育,使村民自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该村的各项事务、村务开支等都由村民大会通过,委托村民代表组织落实。
近年来,生香村将平安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至目前止,已投入平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在打造了平安住宅生活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做出了有效探索,成为吴川“平安村”创建工作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