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浦亭公园”在加紧建设中。记者 林明聪 摄
由于年代久远,地理变迁,“极浦渔归”早就已经名不符实,不复当年的诗情画意了。近些年来,中街村热心人士逐渐对文物古迹进行修葺、扩建、包装和充实,决心重现古代“极浦渔归”胜景。在中街村,最热心于此的人当数今年已经85岁的老诗翁、吴阳梅花诗会会长李沛谋。他1989年从吴阳镇政府退休,回到村中居住,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投入到重建“极浦渔归”的工作中。他牵头成立了“极浦亭修葺委员会”,倡议李氏宗亲捐款,并不辞劳苦下乡筹集捐款。“曾经有一晚拿着手电筒走了化州3条村,收到300多元捐款,相当艰苦,”李沛谋回忆说,后来一共收到捐款19.8万元,马上着手对极浦亭进行修葺,包括做瓦面、换梁、批荡等。接着,李沛谋又主持在极浦亭前开塘,在塘上建九曲桥、凉亭,塘边种绿树,从那时起“极浦渔归”景象就初露端倪。最近几年,在李沛谋儿子李光煜的捐资支持下,“极浦渔归”景点的重建工作进一步加快。李光煜先是在2009年投资几百万元开发了一条河道,河边砌石头、种柳树。接着又于2011年投资600多万元铺设了从极浦亭通往国道325线的硬底化水泥路。建造通往国道的水泥路一直是村民的夙愿,虽然这条路只有1.8公里长,但因为要建设三座桥而造价高昂,如今村民的愿望也达成了。
李业君告诉记者,眼下,中街村正式开建的“极浦亭公园”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建造一座碑廊,现在凿刻好的诗碑已有90多块,这些作品将分类嵌在碑廊里;开发极浦亭前的广场,添置娱乐健身设施,安装LED电子广告板;“文泰塘”的九曲桥全部用大理石做栏杆,并用水管连通约400米远的鉴江,将“活水”引入“文泰塘”;在河道上开建“极浦渔归”雕塑,重现疍家人捕鱼和上埠卖鱼的景象;在公园的北面,还准备建一个“梅园”,将村中著名的深柳堂古梅嫁椄分枝到园中种植……李业君说,“极浦亭公园”首期投入200多万元,整个工程投资将达1000万元,全部由乡贤李光煜捐资,“复建的‘极浦渔归’胜景,将有望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