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1816~1895),晚清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字荔秋,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人。咸丰元年(1853)中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以留学监督身份、率领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光绪四年(1878),以太常寺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后奉调回国,历任兵部、礼部侍郎及会试阅卷大臣等职。晚年归里。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作者 梁碧莹)重点讲述的就是陈兰彬的外交生涯。
陈兰彬
陈兰彬其人
陈兰彬,字荔秋,我国近代外交史上知名人物。清代嘉庆丙子年(1816年)生于吴川黄坡村。从小聪明好学,20多岁以优行贡京师,名动公卿。曾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游历考察,潜心古今兵事研究。
咸丰三年(1853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史国馆纂修散馆,后任刑部主事。咸丰八年,清廷择陈兰彬管理洋务。他同列强交往,秉刚怀柔。同治三年(1863年),陈兰彬受命审理积案,大批冤案得以昭雪;复使大名府赈济水患饥民,救活灾民数十万人。时值南北洋务筹措海防,以上海机器局为枢纽,陈兰彬受命于清廷总理其事。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廷派遣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先后带领四批少年共120多名赴美留学。光绪元年(1875年)秋回国,清廷旋又命他出使美国、日尔巴斯(西班牙)、秘鲁等国。光绪帝又以陈兰彬久历欧美,习知外情,命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68岁的陈兰彬因病引退还乡。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享年79岁。陈兰彬著有《使美记略》、《泛槎诗草》、《使美百咏》等,纂修《高州府志》、《吴川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