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 迎检通过意义重大
什么是“残留监控”?如果没有通过欧盟检查,后果会怎样?顺利通过,有何影响和意义?我们不妨从“氯霉素事件”讲起。
2001年7月,浙江舟山出口欧盟的虾仁产品被检出氯霉素;同年10月,我国向欧盟通报查出污染源,事件原因是“个别剥虾工人为消除手掌发痒搽氯霉素后未能彻底清洗所致”。当年11月,欧盟食品兽医办公室来华考察残留监控,结果是“中方残留监控计划执行不力”。于是,2002年1月,欧盟通过决定: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产品。
这是一批虾仁引发的恶果:2001年,我国95家水产企业损失6.23亿美元,我国10万多养殖户受波及。此后,美国、日本借题发挥,对我国动物产品实施更严格的检查;法国和德国将中国水产品从货架撤出。一时间,在欧洲超市里,中国水产品被东南亚国家的所取代。直到2004年8月31日,欧盟才解除对中国水产品的禁令。
“欧盟标准比美国更严格,一旦迎检不通过,将会影响湛江乃至全中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我们将失去欧盟27个成员国的市场。”湛江局食检处科长赵海军表示。
“湛江的成功,也代表了中国水产业的成功!”品先水产公司总经理蔡佳霖是迎检企业的代表之一,他表示,迎检通过,代表欧盟对中国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认可,增加了欧洲消费者的信任,“订单肯定会上升,我对今年充满信心”。
蔡佳霖说,公司正致力由单纯出口转为出口和内销并重,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产品销往国内高档餐饮业,产品同样参照出口欧盟标准监管,因此将有力提高国内水产品的质量。像品先这样出口欧盟的注册企业,我市共有14家,位居广东省前列。
目前,我市出口水产品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87家,已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水产加工企业35家,数量在省内排名第一,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