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摔倒者“扶不扶”的问题如今再度升温。在深圳,一位女白领晕倒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最终不治身亡。近日,《深圳晚报》三路记者分别在深圳8个不同类型地点假摔装跌进行“爱心测验”:看危难之时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里施以援手。
此“假摔”新闻经《深圳晚报》报道和各路媒体转载后,一时成为网友最喜欢围观和热议的话题。笔者留意了一下各大网站,发现网友对“假摔”新闻的评论大都趋“两边”走:一边是“赞”,他们认为记者的这次“假摔”测试,像一张试纸,试出了人心的美丑与纠结,试出了道德生态的复杂,确实是映照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另一边是“批”,这部分人认为,记者们这样的“爱心测验”可谓是荒唐至极,打着“爱心测验”的幌子,跑到车水马龙的街头弄虚作假,假摔装跌,无非是制造话题,故意炒作,其实,“扶人”一直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是根本无须“测验”的,深圳这些记者在8个不同地点假摔装跌后的遭遇不也是如此么!
对于记者“假摔”验证城市文明这事到底是对或是错,依笔者之见,其实是无需定论的,网友们以此事的“对错”去大打口水仗,确实显得有点“离题”了。其实,记者在8个不同地点假摔装跌后的不同遭遇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笔者在很多论坛的众多跟帖中发现,一些网友就“记者假摔后的不同遭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他们说自己以往在这方面做得“不是挺到位”,今后决心将心比心,少些后顾之忧,在危难之时及时向别人伸出援手……
可见,深圳晚报记者的“假摔验证”事件根本无需论对错。他们一次小小的验证就能再次将“扶不扶”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反思,这其实就是一次伟大的成功,从那些网友的反思和检讨中,我们更是体会到了“日食返圆”的一种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