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热烈氛围中,广大城镇村的也不甘落后,用实际行动参加进来。比如徐闻县投入二千万元,高标准地建立了15个垃圾中转站,分布在15个乡镇,让1260多个村庄的农户受惠。
垃圾围村,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一个细微的变化。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里,农村是什么样子呢?农村本应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瓜果累累、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方。然而,随着国家农村经济政策改革的深入具体,国家把它深情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农村生活变化得很快,城市里头有的,农村并不缺;城市里头需要的,农村正在生长。可以毫不矫情地说,农村是一个浑身是宝的玉石。
在城市里,倡导市民把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一级分类后,装在袋子里放在垃圾池或站,再由环卫工人装车运走。但是在广大农村,垃圾的处理仍然很原始化,基本靠老百姓的自我消灭。面对垃圾围村,政府是一个牵头者。政府的作为不折不扣地影响着、牵引着人们的神经细胞。从大局上做出举措,比如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县级垃圾转运站,尽快形成“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链条。作为基层的村官、村干部要及时转变思维,把垃圾问题也当中村务来抓。作为村民本人遵守村规民约中约定,自己处理好垃圾问题。农村垃圾,相当多部分还是能够再利用的,能变废为宝,作为农家肥使用。尽量减少垃圾裸露地表,尽量进行土地能消化的要就地掩埋。
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关注这块土地的变化。农村不要被城市淹没,不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没有遗忘,就是最好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