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在广州会见了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总经理何文波等高层。双方就湛江钢铁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工作交流,表示将共同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建设,早日建成能够体现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钢铁生产基地。(据2月1日《湛江日报》)
去年,在凤凰花开的季节,喜讯从北京传来,湛江期盼已久的钢铁梦实现了。34年很短,因为34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34年很长,因为34年能让一个人从婴儿变成青年人,34年能让深圳从一座小渔村变成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这34年对于湛江而言是漫长的,其中的艰辛,参与钢铁项目其中的更能深刻体会。从此,钢铁的名字和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紧密相连。从此,钢铁城市不再是武汉、鞍山、攀枝花的特称。
小到钢笔、手表,大到轮船、火车,都离不开钢铁。就拿国家发改委的那张批文来说,处处离不开钢铁。生产那张纸张的造纸机本身含有钢铁,打印批文的电脑、打印机,也含有钢铁,盖章用的印盒,亦含有钢铁,甚至印章,也是由钢铁刻出来的。
钢铁无所不在,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50年代末,全民喊着“超英赶美”的口号疯狂大炼钢铁,在巴黎,用钢铁造成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一大景观,在美国,用钢铁建成的金门大桥是世界最著名的桥梁。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看电影的时候可以看到《钢铁城》、《钢铁侠》。
现在,很多老湛江人都在怀念湛江曾经辉煌的过去。有怀念广州湾商贾云集的时代,有怀念解放初期湛江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有怀念改革开放初期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政策。曾经的广东第二大城市已成追忆。对于过去湛江所走过的弯路,很多湛江人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般的惋惜。正是因为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湛江更需要奋起追赶。如今,大项目垂青于湛江,也让湛江有五年崛起的资本。
钢铁项目落户湛江,让湛江的钢铁厂成为中国离欧洲、东南亚以及南半球最近的钢铁厂,湛江可以借钢铁石化等大项目发展临海工业,并以两个“巨无霸”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34年,东海岛将是一座钢铁之城,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34年,湛江将成为南海明珠。湛江的历史,将掀开崭新的一页。如果把湛江比喻为一架蓄势待发的飞机,那么绿色钢铁就是飞机的双翼,让城市插上飞翔的翅膀。腾飞吧!湛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