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好人理应得到更好的回报

2014-03-13 20:42 来源: 作者:豆海湛

    他身患残疾,在湛江以擦鞋为生;他热心救济过6名残疾人,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他就是在湛江生活了17年的安徽小伙苏海涛。可厄运却残酷地降临在他的身上,近日他被医院诊断出患有肝癌。街坊们和帮衬过他的顾客知道后纷纷前来捐款,仅一周时间,热心的市民就为苏海涛筹集了13000元。(3月13日《湛江日报》)

    苏海涛,一个身处社会最低层的“小子”,先天残疾,身世凄惨,扎根湛江17载以来曾捡过破烂,后以擦鞋为生,历尽生活的艰辛。然而,苏海涛却没有被苦难的命运所击倒,而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投入生活。他胸怀仁爱,与人为善,勤劳热心,无私地救济过6名残疾人,用自己平凡的善举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他的身份如小草一般卑微,可他的精神却如丰碑一般伟大,值得人们崇敬。令人遗憾的是,苏海涛还未能充分品味到生活的甜蜜,却又不幸罹患肝癌,生活一下子蒙上了阴影。病魔无情,人间有爱。苏海涛的病情牵动着街坊们和帮衬过他的顾客的心,大家纷纷为他筹钱治病,像亲人一样关照他。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身处逆境的苏海涛为何能引发大家的大爱呢?这是他多年来热心助人的结果,这是“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标杆,这是社会正能量得以传递的生动写照。因此,我们为苏海涛这样的好人而感动,也为在危难之际出手扶助苏海涛的好人而欣慰。

    诚然,我们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未能有效保障身处社会最底层弱势群众的利益,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最好的救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改革的深化,有效保障弱势群众利益的美好愿景就会逐步变成现实。那么,在当前社会改革转型期,我们做为普通老百姓在公益事业上能做些什么呢?在笔者看来,我们要大力弘扬好人精神,向真善美看齐,以德报德,用凡人善举去唤醒社会的良知、引发人间的大爱,使全社会形成做好人、做好事的清新之风。在具体的行动上,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弱者,献爱心也好,做义工也好,让弱者领略到温暖的关爱,让好人得到更好的回报。这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