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于上周六晚拉开帷幕。晚会曝光了一批企业的不良产品,如面包过期原料、尼康D600镜头黑斑、鱼肝油多吃有害、涂改液会中毒等。消费者愤怒于这样的不良产品,纷纷指出“要365,不只要3·15”,让不良产品销声匿迹,让不良企业倒闭。
消费者反响如此之大,除了渴望有关部门加强企业产品监督管理力度之外,也对一些企业的不良作为表示遗憾和不满,这当中也包括你我在内的广大消费者的热切期待:这些企业该好好反思和自我警醒了。企业生产产品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符合相关规格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取得长远发展。“无规不成方圆”,企业若果背离了行业宗旨和行业精神,没有担当起社会责任,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3·15,本该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但这天,也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一些不良企业不良行为被曝光,注定需要引起企业的反思。面对消费者信任的目光,面对消费者毫无防备的消费行为,作为产品生产的企业,不能仅仅看到可以从消费者身上赚取多少利润、仅仅看到企业每个月、每年的生产额和销售额,我想,企业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关心和关注消费者消费之后的感受和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以次充好,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欺骗和忽悠消费者,定会给社会带来不良效应。我想,企业该以什么姿态立足社会、该如何重塑企业诚信形象和该怎样保证自身产品符合行业要求,始终是企业必反思且需要用行动来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