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配合“3.15”维权打假行动的深入开展,市工商局在湛江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对去年以来罚没的一批假冒伪劣商品依法进行集中销毁。(3月15日《湛江日报》)
一直以来,假冒伪劣商品让人深恶痛绝,它既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了损害,也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工商、质监等行政部门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创新方法,加强执法,在打假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看到,现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商人制造手段越发高明,销售渠道越发隐蔽,避规查处的能力越发成熟,因此,单纯依靠执法部门的力量有时就显得捉襟见肘。笔者认为,打击伪劣假冒产品,还要走好群众路线。
曾经被媒体曝光的“地沟油”、“假胶囊”、“劣质奶粉”等事件,无一不触动民众痛恶的神经,对于打假,可以说人民群众向来是极富参与热情的。首先要充分依靠群众收集信息,通过宣传教育、社区讲解、发放联系卡等方式使得人民群众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面对违法行为时的举报方式和渠道等,打造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要畅通群众的举报途径,建立电话、网路、微博、微信、信件等适应各类群体的举报平台,同时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营造活跃的群众举报氛围;再次要及时的对群众的举报线索进行分析整理,寻找有价值的线索,集中力量予以治理,提升公众信心,形成良性的互动。
打假就是当今市场经济里的一场持久战,只有秉承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走好群众路线、协同发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