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湛江落选“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3月20日《热评》版刊登了《为何落选“美食之乡”》一文认为,“美食之乡”“落选”也不全是坏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拥有很好的美食资源,拥有扎实的美食基础这些优势,努力克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造好“舌尖上的湛江”,湛江美食必将迸发出更多新鲜活力。
读罢笔者很赞同这样观点的同时,也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对于湛江美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提到美食包装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专家提出的,但笔者不敢苟同。比如年糕包装,近年来年糕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档次也不低,但并不让民众认同,甚至受到民众诟病。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分别收到城里亲戚送的包装精美的,和家乡亲戚送的可以说没有什么包装的不同年糕,可家人却喜欢吃没有什么包装的年糕,不喜欢吃精美包装的年糕,至今那年糕还在家里的冰箱里“睡大觉”。因为家人认为不怎么包装的年糕香软鲜美,口感好,不担心防腐剂,而包装精美的不那么香软鲜美,口感不是那么好,更可怕的是担心防腐剂。事实上,类似笔者家人这样的民众也不鲜见。所以,笔者觉得,美食包装能不用包装的最好不包装,少包装。
湛江“美食之乡”该“香”在哪?一“香”是保护好美食资源,确保美食的质量。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保证美食拥有丰富、充足的优质原材料,要想烹饪出民众喜欢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二“香”是宣扬以本地美食为主,确保宣传成效。正如省民俗文化研究协会副会长、文化专家朱卫国所说一样,本地特色美食节不该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以宣扬本地美食为主,其它地方美食为辅,分清主次。遗憾的是,在个别推广活动中,出现本地特色“边缘化”,如在湛江每年的美食节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喧宾夺主”,阻碍了湛江美食的推广。三“香”是适度包装,确保“原汁原味”。如前面所说的年糕,过度包装了反而影响了对年糕的兴趣。簸箕炊现炒现卖,如何去包装呢?湛江白切鸡图的“原汁原味”,倘若包装了,那味道肯定相去甚远了。笔者的一位朋友,每次来湛江一定要吃湛江白切鸡,换过别的吃法他就是不肯,他说在他那里真是吃不到湛江白切鸡“原汁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