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从“富钱袋”到“富脑袋”

2014-03-21 15:4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纪臻 冯斐 李亚强 刘卫 谭总

    村民生活

    实施“富脑”工程建文明和谐村庄

    家里有30多亩菠萝田的村民唐先生告诉记者,他靠种菠萝起家,前几年在村里盖起了三层的小洋房,还买了小车,如今地里的活大多都是雇别人来干。唐先生说,今年菠萝的价格创历史最高,可他们家还种了一部分香蕉,有些吃亏,明年他会将所有的地都用来种菠萝。

    村民许先生已经在村子里种植菠萝10多年,见证了村里家家户户从砖瓦房搬到小洋楼、从驾牛车到开小车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几年前,遍地的菠萝拉不出去,人们只好用牛车一车车拉,有些来不及运出去的就烂在地里,现在不少村民家里都有小车,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能叫车过来运,地里的菠萝一个也不会浪费!”许先生说,现在最难的就是请人,不是人少,而是活太多了,现在只要有人肯干都能挣到不少钱。

    种菠萝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欲望更加强烈。为此,愚公楼村不断加大对村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逐步实施起“富脑”工程。

    据许长广介绍,2001年以来,该村投资75万元,先后兴建起1栋高2层共520平方米的文化大楼、1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个21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村里的文化、电视、电信、道路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投入资金不少于70万元。2003年,又投资2.5万元,建起1座3500平方米能容纳1500人的露天影剧场。资金的大量投入,为该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

    据了解,愚公楼村除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电教室和电影院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外,还经常举办农业科技讲座、法制讲座,形成了人人讲科学、讲技术、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村风。“村里不少有文化的村民到北京、西安、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办菠萝销售点,替菠萝找到了销路。”许长广高兴地说,还有个别村民力树愚公楼菠萝品牌,千万百计做大做活菠萝生意,打响村子招牌。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 湛江供电局雷霆出击战“桦加沙”  全域复电后火速援阳江
  • 湛江9条主次干道悬挂千面国旗 盛装迎国庆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