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人民大道等路段常见有七八个警察驾驶警摩,迅速向驾驶电动车的个别群众围去,往往让人意料不及,电动车驾驶者在匆匆避让、不解不安和惊恐中停下来,接受检查。
3月28日《湛江日报》报道,前日起2299名警察联合上路执法,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期待,执法部门和人员又该有怎样的思考,才能在执法中对接当今城市文明呢?
交通执法就是要整治交通违章违规行为,恢复良好秩序,保障社会大众利益。交通问题躲避不得,也放松不得,必需直接面对,抓紧解决。千警联合执法在力量上的凸显,看出政府整治交通的决心,也看出违章违规问题的突出性,两者由交锋到同频共振,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向。
但不能否认的是,时代在发展,城市在进步,民众也在快速觉醒,执法当与时俱进,讲究严肃规范,更要凸显文明和谐,特别要考虑地域文化背景,考虑法治的渐进过程,在大力推进中,有些大胆的设想、大气的规划和大方仪态,用开放包容创新的心境,消化交通积淀的历史尘埃。
由此看来,交通执法水准显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跟随违章违规者的被动滞后状态,另一是引领城市和谐崛起的创新发展状态,两者都在交通执法的部属、展开和具体落实中,没有相应的策略方法,就会忽上忽下、忽明忽暗,拿捏不准执法的文明底线,无法给执法行动应有的时代定位。
囿于单一的执法目标,抛开相关客观因素,依靠增强执法力量、力度,可能会有短期效果,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细化交通整治的阶段性目标,摸准民众脉搏,切实考虑违章违规的实际情况,多从改善交通条件上着手,结合必要的政策灌输和教育惩罚,执法与守法才会是城市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