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广播电视台加快发展 优质高效服务群众

2014-03-30 17:02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黎劲风

   湛江新闻网讯:吴川市广播电视台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宗旨,以开拓进取精神创先争优追求卓越,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为全市百万民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赢得各界赞扬。2012年,该台被南方传媒集团评为党的十八大安全播出先进单位,获省网络公司党的十八大安全播出奖,被中共湛江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吴川市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以高分被评为合格单位。2013年,该台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湛江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湛江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优秀单位。2012年以来,各级新闻媒体50多次报道该台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优质高效服务民众的成绩。

   新闻宣传贴近群众以民生为重

近年来,该台的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三服务”原则,以民生为重,使广播电视新闻成为最受群众喜爱的新闻。

一是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近年来,该台对影响老百姓生活、影响社会风气和公共安全的事项和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关注,宣传报道以民情、民生、民计为重,真实反映百姓心声和热点、难点问题,以舆论引导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如播出的《创业路砂井盖被盗严重,市民交通安全令人担忧》、《沿江路同德城路段占道施工影响交通》、《我市打击违法加工销售使用“地沟油”》等新闻及《岂能在绿化带上晾晒衣物》、《这段非机动车道为何烂尾多年未整治》、《清明时节拜祭要文明,烧香慎防火》等述评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引起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促使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如披露吴川市区道路两旁砂井盖被盗的新闻播出后,得到有关部门重视,道路两旁无盖的砂井已安放砂井盖。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的呼声经该台传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过党委政府部门帮扶,部分村庄的难点问题已得到解决。日前,《好丈夫服侍下肢瘫痪妻子二十五载不离不弃》的报道在该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企业老板、热心市民纷纷上门看望患难夫妇。吴川市人民医院已派出救护车将病妇接到该院住院治疗。

二是新闻宣传服务中心、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作为吴川主要舆论阵地,该台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党的十八大期间开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栏。吴川市党代会和两会期间,开设《聚焦党代会》、《两会报道》、《代表心声》等栏目。配合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开辟《吴川发展我给力,我为家乡添光彩》、《我市公安开展“两清两禁”工作》、《吴川粤剧好戏连台》、《村级换届选举》、《整治“六乱”百日行动》等栏目或系列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该台还按吴川市委市府要求,积极完成电视专题片拍摄制作工作。如该台为城乡清洁工程摄制《城乡环境大扫描》,为扶贫“双到”摄制《春风吹暖贫困村》,为月饼文化节摄制《吴川月明饼飘香》,为“三打两建”摄制《重拳出击,“三打”为民》,为打击校园赌博摄制《斩断伸向校园的“黑手”,铁拳打击校园赌博》,为加快老区建设摄制《解决五难问题,加快老区建设》,为总结抗洪抢险摄制《我市军民齐心协力抗洪抢险》等专题片,既服务了中心,又为民众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是“走、转、改”增强新闻宣传效果。2012年4月以来,该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见,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密切了与普通群众的联系,切实转变“新闻围着会议转,记者围着领导转”的风气,用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增强了新闻宣传效果。2012年下半年以来,该台采播的民生新闻同比大幅增加,占新闻总量60%以上,并采播了一批源于基层的优秀作品。如《六旬老人义务清洁街道三年》、《干群捐资救危、低保户重获生命》、《四年关爱不断、情暖孤寡老人》、《投资百万搞基建、革命老村变身“西菜庄园”》、《散家财为民为事、村民齐赞村长好》等作品广受群众好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2012年以来,该台每年都有100多件新闻稿件在上级台播出,每年都有多件精品获省和湛江市广播电视节目奖,连续2年获湛江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数量居湛江五县市之首。广播新闻作品还连续获湛江市第5届、第6届“人大新闻奖”。 2012年,湛江市组织评选“走转改”优秀新闻作品,该台共有5件作品获奖,10人被评为湛江市“走转改”优秀新闻工作者。

四是改革新闻、改版节目形成特色。该台总编室发挥核心作用,2013年对广播中心、电视中心进行改革,记者合并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总编室还牵头从湛江高校招聘多名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充实该台主持人队伍。2013年以来,总编室主编《宣传简报》12期,内有“宣传精神”、“高层声音”、“宣传提示”、“宣传评论”等栏目,引导记者、编辑领会中央、省、湛江市的宣传口径,把握好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指导思想。该台还大力改革新闻报道,既唱响主旋律,又大力采写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和奇趣新闻,从简单报道,到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不断创新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使新闻更贴近民众。新闻改革后,加大了服务中心工作和关注社会民生的力度,并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重大新闻通常在当天播出。在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上,勇于探索改革,精心打造细节,创新表现手段,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电视中心2013年初对节目精心策划,推出精品栏目,并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新鲜的版块对节目进行包装。《吴川电视新闻》改变了沿用十几年的电视台呼号和新闻版头。广播中心2013年5月再次改版,保留原来的王牌节目,增加了《社会360度》、《微博新鲜事》等社会新闻版块,节目整体水平大大提高。

   加快网络建设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该台按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要求,更科学更合理地推进网络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一是稳步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该台继续把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稳步推进。近2年来对40多条自然村进行新建网或改网,升级改网1000多户,新增3500多户;成立3个网络发展工程队,对15个镇(街)电视站进行光纤主干网络和各村庄的分配网进行改造,新发展村庄50多条,新增用户约16000多户。目前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25000多户。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确保传输质量。加强有线网络日常维护,公开承诺:一般故障当天排除,重大故障两天内解决。各责任区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小时以上时间巡查网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及各类故障。近两年添置或改造了传输、发射设备设施,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质量稳步提高,为安全播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该台实现了多年安全播出零事故。

三是大力实施“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加快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全覆盖。根据省广电局对广播电视“户户通”的要求,该台对全市边远村庄进行实地调查登记,共调查登记3镇(街)28条自然村1308户,已全部完成安装卫星锅工作,并通过验收。该卫星锅能接收卫星电视节目57套,广播节目17套,满足偏远山区人民收看收听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全市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从“村村通”向“户户通”过渡。

四是改善有线电视收费服务。在吴川市区增设收费点,中午和节假日照常收费。边远村庄实行上门收费,方便群众。

五是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2013年9月,制定《吴川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方案》,11月提交吴川市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目前,该项目已报吴川市发改局立项,收费标准报吴川市物价局核定。年内将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积极履行扶贫职责奉献社会

在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同时,该台积极履行扶贫职责,全力以赴参与 “双到”和 “十个一”工作,奉献社会。

2012年,按照吴川市委开展党建工程“十个一”工作的决定,吴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川市广播电视台台长邱小剑挂任浅水镇新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邱小剑带领该台班子全体成员,在新屋村积极开展“十个一”工作。当年投入资金3万多元,改善村委办公环境,改造村容村貌,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困难群众解决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该台还投入扶贫资金4万多元,帮扶新屋村79户贫困户脱贫,帮扶该台挂点的王村港村81户贫困户脱贫。

2013年,邱小剑带领该台班子成员再为新屋村做了五件实事好事:一是投入扶贫、计生经费3.5万多元,使2012年脱贫户稳定脱贫,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投入2万多元支持开展“8.15”洪涝灾害救灾复产工作;三是投入5千多元资助该村安装监控视频,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四是发动社会募捐23万多元兴建新屋小学;五是向吴川市扶贫办争取资金,解决2户五保户和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该台近年来积极参与“ 6.30”扶贫济困日活动,每年集体和个人捐款达3万多元。2012年以来该台为先后5次组织全台干部职工为身患重病的职工捐款,共筹得善款5万多元,为病困职工奉献了爱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环北广东工程首条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 湛江军博园“灯塔”游客服务中心将开放
  • 经开区活力街区“升级”在即,可移动餐车有序进场
  • 《心跳地球》MV拍摄完成  中秋之夜徐闻现场首唱
  • 月饼香飘指尖 团圆情暖心间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