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重点发展海湾水上巴士,是彰显港城文化特色,构建靓丽海湾名片的重要元素。水上巴士的建设无疑是湛江发展立体交通浓墨重彩的一笔。杭州、广州、上海多地早年已建有水上巴士。香港天星轮以2元/人次的低价赢得青睐,成为水上巴士经营的成功案例。鉴于水上交通同时具有交通运输和旅游观光两大功能,我市应按照旅游和交通两种不同使用目的,推出“快”与“慢”两种不同类型的水上巴士,交通要快,旅游要慢。
日本东京湾、悉尼双水湾、中国香港浅水湾、新西兰霍克湾配套完善的海上巴士有效地推动了湾区旅游发展,堪称典范。根据初步构想,湛江湾内将有13个水上巴士停靠点,除了湛江原有的海滨码头、麻斜码头、坡头码头、南三岛码头、特呈岛码头等,将新建水上运动中心码头等新码头,形成一条完整的湛江海湾交通线。这些“海上公交”线路基本可以满足岛陆、岛间的交通需求,但远未满足了观光需求。众所周知,湾区是大陆与海洋的连接点。青岛在团岛旧区改造的过程中,轮渡被彻底改头换面,运营近30年的轮渡客运站变身为游轮码头,海上巴士为市民休闲、游客观光提供极大方便,成为青岛市区海岸线上的最为吸引人的城市标志。
广州水上巴士可以夜游珠江,苏州增设夜间水上巴士,让两岸市民边聊边看苏州河夜景。而我们湛江规划建设中的广州湾大道将纵贯中央商务区,将CBD拉得与大海更加紧密。西海岸33公里黄金岸线应考虑设置轮渡站点,打造一条海景相映的休闲海上观光走廊,将调顺文化中心、金沙湾浴场、中央商务区、中澳花园、渔港公园及浴场、霞山观海长廊和海滨公园等各大景点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海上旅游的观光带,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畅游湛江湾。届时,市民在CBD购物休闲时,还可饱览湛江湾秀美的风光。
如果我们的水上巴士能纳入公交系统,刷公交卡就可以坐水上巴士那更是“美极了”。现在渡口里都是排队买票,再排队上船,特别是节假日,渡口人满为患,耗时耗力,渡口管理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公交卡支付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通行能力,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可以享受水上交通便利的同时,又可以欣赏湛江美丽的海湾景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