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塘的村民正在打包莲藕。林石湛 摄
提起乾塘莲藕,可谓鼎鼎大名。肉脆粉甜,酥香可口的特质,让这一区域农业品牌,在粤西乃至珠三角都颇具影响力。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知名度极高的乾塘莲藕也出现了流通不畅、加工薄弱等诸多问题。不少收购商恶意压价,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乾塘莲藕这个曾经的藕中贵族,俨然落魄成为“灰姑娘”。
滞销、利薄,乾塘莲藕危机四伏。今年初,乾塘莲藕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开始筹建藕粉加工厂,试图拉长产业链,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莲藕深加工体系,促使莲藕产业转型升级,希望能为“灰姑娘”重新穿上水晶鞋。
现状:价格连年下跌 藕中贵族落魄
坡头区乾塘镇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质清澈,盛产莲藕,素有“莲藕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农户创新种植方法,把莲藕从河塘引种到泥地,乾塘藕的种植技术越发成熟。乾塘人自发成立了莲藕种植合作社,社员人数成倍增加。
2007年,乾塘莲藕供不应求,售价达到2.8元/斤。2008年,乾塘藕种植出现爆发性增长,从原来的2千多亩发展到8千多亩。2009年,莲藕种植达到顶峰,短短两年,乾塘藕的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一时间,全镇几乎“家家有藕”。
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快速增长,乾塘藕开始供过于求。与农贸市场内乾塘藕高企的价格相反,近两年来乾塘藕的收购价明显下滑,从08,09年期间的4元/斤,下降到去年2元/斤。乾塘莲藕一年可种植2至3造,按目前的收购价格计算,产量较高的早造亩产值仅为4200元,扣除成本,每亩只能赚2-3千元。
作为最大的莲藕种植户,乾塘莲藕种植合作社社长李业祥感言,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乾塘莲藕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季节性、地区性过剩。
“这两年尽管种植面积下降了,但是藕的产量却不见得下降。早造收成时节,全乾塘一天能出藕3-5万吨。可是大的收购商只有7个,根本消化不了。莲藕成熟了,不挖出来,就会烂掉,挖出来,卖不出去,莲藕一样会坏。莲藕太多,收购商总是挑三拣四恶意压价。
据李业祥介绍,已形成规模种植的乾塘藕,仍然主要在本地市场消化。由于莲藕不易保存,且长途运输成本高,乾塘藕在粤西以外地区不具竞争力,收购商正是因此压价。
近年来,受价格及灾害天气影响,种植户信心也备受打击,乾塘莲藕种植萎缩,目前全镇种藕面积回降到5千亩。
莲藕种植进入“薄利时代”,转型升级显得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