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街道领导和干部及市4中师生济济一堂,聆听我市著名作家、孝文化专家宋乃裕关于“中国孝文化”讲课;视频、事例和现场问答,引得全场感动、沉思、洒泪、欢笑和表态……这是霞山区今天(13日)上午在市4中大会场开展的社会大讲堂教育活动场景之一。(4月13日《湛江新闻网》)
“孝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学习“孝文化”,培养孝道,传承民族美德,可以有很多形式,我们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形式。聆听专家讲课,看视频、听事例,进行现场问答,都不失为对公众实施孝道教育的好形式。但笔者以为,孝道是一种精神的积淀,培养孝道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因此,身为成年人,我们在对孩子实施孝道教育之前,都应该扪心自问:我对自己的长辈尽孝了吗?倘若自己在尽孝方面做得还不够——对长辈毫不关心不闻不问,甚至态度恶劣。却时时处处苛求孩子对自己尽孝,这岂不是很霸道?换言之,“身教”是孝道教育的最好形式。我们成年人,只有贴心关爱自己的长辈,诚心诚意践行孝道,才能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行孝的好榜样,孩子才容易孝敬我们。如此,孝道才会代代相传达,美德才时时放光芒。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话用在孝道教育方面,也是贴切的。孝道教育不仅需要生动的“言传”,更需要正确的“身教”。缺点少正确的“身教”,孝道教育往往会陷入苍白无力的尴尬境地。期待我市各地的社会大讲堂教育活动,能多些对公众进行“身教”,让孝道内化于他们的心灵,外化于他们的行动;更期待我们成年人,能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关爱长辈,让他们始终感到有亲情相伴,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榜样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