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参加了县举办科级领导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培训班,让人感觉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是,先将学员分成4个小组紧紧围绕提出“四风”存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集中大家意见,推荐出2名学员代表小组参与演讲比赛,2名学员当评委,1名学员参与互动提问;经过演讲角逐,评委点评,学员向选手提出问题互动,最后从8名选手中评出前三名。最令人欣喜的,这三名选手都结合各自的实际来剖析,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说实在的,笔者参加的培训班不少,大多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去展开讨论,往往到了这时候讨论结束就结束了,可这期培训班,讨论结束后还要推荐让学员参加演讲,让学员向选手提出问题进行互动,让学员当评委,不用讳言,在大多演讲比赛,特别是这样教育活动的比赛,往往评委不是领导就是老师,罕见让学员当评委的。
众所周知,让学员置身没有功利所左右宽松的环境,轻松地进行演讲,互动,评选,不但有利选手发挥,更让评判做到客观、公正。事实上,前三名选手都能很好地接地气,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自己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应该看到,反“四风”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想从根本上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理应多种平台去收集民众,特别是干部意见和建议。这次培训班理应是一个好的平台,因为这次培训班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不少是十分中肯的。
虽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中肯的,但应该看到,对于“四风”问题提不提,不少民众,特别是干部都存在这样的顾虑,提了领导会不会给“小鞋”穿?如在上面8位学员中,就有学员存在这样的顾虑,他们对自己本单位、本系统的“四风”问题,只是表面一点带过,不敢深入去剖析,演讲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说到这,不得不佩服前三名选手胆色和勇气,敢对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四风”问题敢直面剖析出来。
要想有胆色和勇气民众,特别是干部,就需要有对反“四风”决心与胸怀的领导。倘若没有,搞秋后算账,给提问题者穿“小鞋”。试想,下回还有谁去提这样的建议和意见?就算有,让他们畅所欲言,如果只停留在畅所欲言,不去认真抓整改,那么要想下次再提这样的建议和意见,相信不会那么容易吧!如此一来,试问“四风”会自行消失?
令人耳目一新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培训班固然要有,但令人耳目一新的反“四风”措施更值得大家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