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我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2011年5月,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五城同创”的战略部署,把创卫作为第一场硬仗,擂响了创卫的战鼓,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卫生革命。八年创卫,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4月27日《湛江日报》)
当下,湛江最火的一个词是什么?当属“创卫”无疑。创卫,之所以聚集起如此大的关注度,不仅仅是因为迎国检在即,各项创卫的扫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需要社会舆论的加温鼓动;更是因为广大群众切身地品尝到创卫成果的甘甜,发自内心感激创卫、关心创卫、支持创卫,纷纷自觉地加入到呵护创卫成果的队伍之中。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湛江的八年创卫路,面对的是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的现实困难,湛江虽经历了太多“不易”,但始终坚挺,坚定信念如同愚公移山。尤其是2011年5月提出“五城同创”的战略部署后,创卫掀起高潮,一场硬仗打响,湛江港湾大清障,45个农贸市场改造,铁腕整治“六乱”顽疾,大力整治臭水河渠,铁腕整治交通乱象……每一场硬仗都打得十分漂亮,破解了一个个困扰民心已久的民生难题,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口碑”。
创卫,给湛江的市民群众带来了由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给湛江发展的美誉度注入独特的内涵和无限的活力,湛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而揭开了新篇章。这已比拿到一块“国家卫生城市”的金字招牌更富有价值,更令人欣慰。不仅如此,湛江在创卫的历程中创造了许多令人回味的“亮点”,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迹,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这就是“创卫精神”。民生为重,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这些都是“创卫精神”的精髓,必然成为湛江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或许,在日后的发展道路上,湛江会遇到不少困难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念,以“创卫精神”自勉,那么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