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一”为契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我们成年人首先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的观念。由此及彼,笔者不禁想起不少成年人对一些体力劳动的歧视——他们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时,常常扔出这样的话“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扫大街!”。或许,在这些成年人看来,扫街这种劳动,是不体面的劳动。然而,他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如果没有人扫街,我们的生活环境是何等恶劣!显然,歧视扫街这种态度,是对艰苦的体力劳动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作为成年人,只有端正对体力劳动的观念,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可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以“五一”为契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我们成年人要传播常识,宣传榜样。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关于劳动节的常识,我们要传播给孩子,让他们知道劳动节的意义。每年“五一”,我国各地各级都表彰“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在劳动者中树立了标杆,是孩子学习的好榜样。因此,我们应结合当地表彰“劳动模范”这种活动,向孩子宣传“劳动模范”的事迹,引导孩子向“劳动模范”学习,做勤劳实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