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鹤地银湖第二届放生节在刚刚落成的护生园内开幕。前来放生游玩的游客突破万人,向水库投放鳙、鳊、草、鲤等各种鱼苗达160多万尾。据悉,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计划在为期6天活动中向水库投放鱼苗560万尾。(4月30日《湛江日报》)
鹤地银湖放生节以“珍爱生命、护卫水源、积善鹤地、祈福银湖”的主题,以护生园为载体,通过游客放生鱼苗的方式净化水库水质,引导人们树立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理念。
说实在的,类似游客放生鱼苗这样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理念,民众并不缺少,放生方式也不缺位,问题是一些放生方式不着位,出现盲目放生的现象,令放生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放生便成放死并非罕见。有些动物是人工饲养的,已经失去野外求生的能力,根本不适合野放;有的鱼塘养大的鱼不能放在河里、海里,它们可能已经不会自行觅食了;有的海鱼放回河里,没有考虑到鱼类与水质、水深、水温的习性……如此的盲目放生,与其说是放生倒不如说是放死。
肯定的说,鹤地银湖的护生园建设还不久,很多地方有待完善。要想更好地诠释“珍爱生命、护卫水源、积善鹤地、祈福银湖”的主题,必须做到“三多”:首先,要成立多方构成民间护生园机构。护生园建设要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民间运作构成多方机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构,要想确保民众捐款收集,护生园护理,放生活动举办等日常管理工作正常开展,肯定是办不到的。其次,要多种放生方式。净化水库水质,单纯是游客放生鱼苗远远是不够的,还可以根据水库的生态环境,放生一些大的鱼类或者物种,形成了多种放生方式。再次,要多些放生活动。不但是有放生节,还有定期和不定期举办放生,增加了放生活动。倘若能如此,试想,积善鹤地,祈福银湖放生活动成效是不是会更大些?
事实上,与其说积善鹤地,祈福银湖,倒不如说积善鹤地,祈福湛江、茂名,因为银湖是湛江、茂名两市近400万人最重要的饮用水源,而我们作为400万人一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放生鱼苗实是放生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