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校文化设施对公众开放试点的市四中,昨日正式向市民开放新校区图书馆,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记者了解到,在周六日上午8:30-11:30和下午15:00-17:30,市民凭身份证和读书证,便可入内阅读学习。(5月2日《湛江日报》)
有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连续多年下跌,令人忧思。应该说,这与公众难有书可读尤其是难有好书可读也不无关系。不是吗?现在不少图书价格虚高不下,让读者望而却步,求“书”不得;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数量不足……凡此种种,都限制了公众的阅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造福更多读者,助推全民阅读,就成了社会的美好期待。诚然,对外开放学校图书馆,会增加管理人员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如果学校图书馆能积极创造条件,拿出应对可能遇到的难题的对策,对外开放就容易实现;如果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应对可能遇到的难题的对策,对外开放就会陷入“知易行难”的尴尬境地。
令人欣喜的是,在很多学校图书馆还没能做到对外开放的情形之下,市四中新校区图书馆却能在周六日上午和下午向市民开放,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笔者以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盼受惠于市四中新校区图书馆的市民读者,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配合图书馆的管理,爱惜手中的图书,让图书馆能长期为公众提供阅读便利;但愿作为开放试点的市四中新校区图书馆,能为我市其他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提供鲜活经验,让更多学校的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服务学生读者,滋润校外读者,进一步夯实我市全民阅读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