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第一书记”惠民不打折扣

2014-05-15 10: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张永幸 王裕

    城里的干部做村支部书记,对吴川来说,已是两年前的“旧闻”。经过两年的实践活动,吴川市推行的“机关干部挂任村第一支部书记”活动,效果显著。上月底,吴川市召开会议对该活动进行了总结。

    2012年4月,吴川正式启动党建工程“十个一”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带头挂驻农村,为期两年。吴川174名领导干部挂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时间为两年(2012年3月—2014年3月)。据规定,每月10日,“第一书记”要进驻到村(社区)召开座谈会,全年下基层调研和指导工作时间不少于60天。该活动被省委组织部列入2013年度全省100个“书记项目”之一。

    当年,在村级党组织作用弱化的情况下,吴川“第一书记”被寄予了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的希望,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仍待时间考验。如今,两年过去了,吴川“第一书记”活动交出满意的答卷:

    发挥了社情民意调查员的作用。“第一书记”通过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掌握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并依托“党代表工作室”,接受党员群众的来信来访。据统计,“第一书记”累计到点达3416人次,召开座谈会1602场次,走进村庄1500多条,访谈群众8942人,慰问贫困户2634户,撰写民情日记3416份;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4329条,撰写调研材料289份,记录了所驻村的自然条件、气候、交通、人口结构素质、产业发展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第一书记”结合村(社区)实际,帮助所驻村定规划、出举措,引项目、引资金。对闲置的场所、荒地进行改造,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使其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市共推进集体经济项目176个。

    推进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农村调解员作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解决农村发展难题。据统计,“第一书记”挂任单位共筹集帮扶资金167万元,发动外出老板、党员群众筹集资金2900多万元,共组织帮扶修建、美化村路475公里,疏通排灌渠工程97处,建设、修缮村委会办公楼62座,修建校舍32间,共募集助学资金580万元,帮扶困难户940多户。共化解社会矛盾纠纷975起,调处土地纠纷案件206宗,配合“三打两建”职能部门处罚违法用地53宗,消除了大量不稳定因素。

    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建设督导员作用,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和协助开展党员培训,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对排查出的后进村和问题突出村,采取措施针对性整治。通过充实整顿,使兰石庄艮、黄坡岭博等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战斗力增强。

    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一书记”与农村党员共同过组织生活,为农村党员上党课,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帮助农民学习、运用政策,激发了群众致富增收的热情。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吴川市开展“领导带学”活动,与党员共同收看学习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讲座,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贯彻到农村每一个农户,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凝聚了民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 温厚徐闻人:台风停航,车滞人心暖
  • 雷剧《苏子与罗湖》将公演
  • 童心系国防,共筑中国梦
  • 全民健身潮涌湛江 全运盛事点“靓”港城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