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上7时30分左右,位于雷州市的湛江实验中学一高三级学生吴某在该校一教学楼六楼跳下被摔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据了解,吴某可能是由于临近高考,压力过大,精神崩溃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吴某被宣布死亡后,其亲人哭的死去活来,其爸爸及姐姐打来清水轻轻地为他擦洗干净身上的血迹,他的父亲一边哭一边用手轻抚摸着他的脸,他不相信孩子已经走了,他宁愿相信孩子是睡着了,其情其景令人十分动容。 ( 湛江新闻网 2014年05月22日 )
一个青春洋溢、天真可爱的鲜活生命轻易消逝,令人扼腕痛惜。为什么青春年尘的他选择跳楼自杀? 且全国范围类似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时,就不得不引起社会上每个人的思索与反醒。人们不禁质问,到底是什么使如花的少年产生轻生的念头?到底是什么 酿成大错的悲剧?
时下,学生在校酿成的悲剧,社会有一股风地把批评、责骂的矛头指向学校,对学校横加指责。我想,学校也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仅仅是作用之一而已。学校,不能也不应该承担着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全部责任。孩子个体本身、社会和家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社会整体对防范自杀意识的缺乏;青少年青春期的迷惘, 遇到打击、挫折,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有更重要一点: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
学生跳楼的悲剧,不要急于下结论,不宜一味地指责学校,埋怨教师,讽刺跳楼学生。呼吁各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提请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哪怕你的孩子少年无法让你满意,但至少请你用温柔的父母之心擎起温暖的爱怜之光,帮孩子照亮人生中最初的那几步路。 学校、家庭要对青少年加强生命教育。
首先教育热爱生命 ,生命属于我门只有一次!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亲近自然、关爱他人。比如多带他们去公园游玩、写生、邀请小伙伴一同出游等,让他们享受生命中的闲暇时光及社会交往的乐趣。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孝”的教育、感恩教育等,提升其对生命的道德体验。要教育孩子应该明白:死,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理由,倘若你能敞开心胸,坚强面对,多点倾诉,少点悲观,乐观向上……你的生命定会生机盎然。
其次教育孩子应该明白:生命不止属于你“一个人”。孩子轻生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很多孩子认为生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很少考虑轻生后父母的感受。遇到不满和挫折时,一些孩子会采取封闭自己、与家人绝缘或自甘堕落等方式表示不满或抗议,甚至采取结束生命这一种“愚蠢想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做人的教育。 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不仅为自己活着,还要想着家人、朋友。只有了解生命意义才能去热爱自已生命,孩子们请爱惜你的生命。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湛江实验中学学生跳楼事件无疑再次给了人们一个警醒,希望大家都能正视这个教训, 请家长、老师及全社会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但愿类似的悲剧不要再次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