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溪港门、草潭、北坡镇的番薯开始收成。据了解,该县三镇的番薯种植面积约3万亩,农民积极引进良种、科学种植,平均亩产3000多斤,种出来的番薯质好、香甜,大量优质番薯畅销海南、山西、黑龙江、新疆、珠三角等30多个省市,有的甚至远销蒙古、俄罗斯,成为许多酒店餐桌的精美食品。当地的“番薯经济”催生了一条产业链,更让“番薯包工头”和“番薯经纪人”红了一把,他们不仅带动当地群众致富,而且为本地番薯从“提篮小卖”到“远嫁国外”作出了贡献。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外国友人吃着香甜可口的遂溪番薯时,脑子里却没有“遂溪”这个概念。因为缺少品牌,本地番薯在国外无法“声名鹊起”。

村民:科学种植 丰收乐开怀
5月27日中午,遂溪草潭镇天德村番薯种植地上,80多位来自附近镇、村的村民正忙碌地将挖薯机挖出来的番薯放进箱子里。不远处停着一辆来自河北的大货车,3个工人正利索地把打包好的番薯一箱箱扛上车。
“这片番薯地约130多亩,早在十几天前就开始丰收了。”天德村民李叔抹掉额头上的汗,“按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忙一个多星期才能收完这片地的番薯。”李叔说,由于工作的地点离家近,因此住在附近村庄的妇女忙完家务后,纷纷到田里收番薯,帮补家用。
草潭镇杨青寮村的李开茂去年承包了本村540亩地种植番薯,他采取科学种植方式,选用“香港红”、“五里香”、“鸡蛋黄”等品种,番薯的产量从每亩千多斤提高到3000多斤,并通过“番薯经纪人”联系到卖家,减少市场风险。按照目前1.5元/斤的收购价,平均每亩地一造可赚近5000元,一年可收成2造,除去成本,年赚两三百万元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