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陪考”与否不能一概而论

2014-06-04 21:45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陈仪

    6月4日《湛江日报》刊登了《不“陪考”也是对考生的关爱》一文,认为不“陪考”,家长给自己一份自信,给考生一份信任,让考生“一个人战斗”,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是对考生的关爱。

    如果说不“陪考”是一种关爱,那么,能不能说“陪考”不是一种关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说不能,那么,“陪考”与否就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并非所有考生都不喜欢“陪考”。如果考生是留守学生,假如家长能抽出时间来“陪考”,莫要说考生此时感动,相信他们当中不少会铭记终身的。之所以一些考生不喜欢家长“陪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家长将“陪”字写歪了,导致角色错位,过多干预考生,家长并非是“陪考”的,而是成为了“主考”,让考生成为了“考陪”,从而导致他们反感,引发学生不喜欢家长“陪考”。

    笔者觉得,“陪考”与否,首先应根据考生的实际来确定。如果考生平时独立活动能力强,那么,就征求考生意见,视其意愿,如果其喜欢家长“陪考”就“陪考”,相反,则不用“陪考”。 

    如果考生独立活动能力不是很强,甚至平时上学放学都要家长或亲人接送,那么,这类考生一定要“陪考”,假若家长没有时间,一定要请亲人“陪考”。或许有人说,正因为平时不注意去培养考的考生独立活动能力,在高考这关键时刻让其试一试独立,此举最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试想,一个平时没有独立能力的人,在关键时刻有多少人能处理好问题,特别是突如其来的事件?须知,考试过程特别是往返考场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会遇上各种难以预见的问题,一旦发生了问题,虽说家长在现场也可能解决不了,但家长在现场最起码可以减轻考生压力,不容易引发情绪的波动。倘若不在现场,就算是问题非常容易解决,都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考生情绪,以致会影响到高考成绩。毫不夸张地讲,现在虽不像过去这样高考是“一考定终生的”,但最起码还是“一考定半生”吧,因为高校录取还是依据高考的分数,除非是个别特殊录取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