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正能量不分“临时”与否

2014-06-16 10:39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肖汉宁

    12日下午4点36分左右,在廉江市房管局负责水电维修、巡查公房的郑日章,巡查到该市广场二路56号廉租房楼下时,发现5楼的一个窗户冒出滚滚浓烟。“不好,出事了!”他马上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去并扑灭大火。而郑日章只是一名“临时工”。(6月15日《湛江日报》)

    说起“临时工”,大家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社会一些关于“临时工”的负面新闻报道,这些“临时工”被充当了反面角色,所作所为让人愤怒。但是,当看到廉江这位“临时工”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作为一名“临时工”充满正能量的一面,读后令人感动不已。

    最美“临时工”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善美。虽然作为一名“临时工”,身份地位在大家眼里可能也不高,但郑日章却不因为这样而放弃心中那股正能量;面对灾情,他选择了义不容辞地投入到救灾现场,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这种临危不惧、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和传承的。

    正能量就应该不分“临时”与否。试想一下,如果灾情发生时,郑日章想到的是逃离现场、不顾现场财产的安全,甚至因为自己是“临时工”的身份而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但是,也要知道,火灾或其它灾情,并没有因为你是“临时”,抑或是“正式”的身份而有所改变和缓解;这就需要每一位市民面对灾情面对困难时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抢救公众财产,给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社会需要正能量,“临时工”也需要被正名,“临时工”同样受人尊敬,同样能够传递正能量。郑日章的这一行为也许不能改变其“临时工”的身份,却能够改变了大家对“临时工”的看法和态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人都不能抱着“临时”的态度,好人好事以及其他有助于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我们都应该积极支持和努力做到,以主人翁的精神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