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则新闻,一则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改进窗口单位工作作风,日前,市社保局邀请社会监督员对本局及各县(市、区)社保局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6月16日《湛江新闻网》),另一则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质监部门无缝衔接,主动服务,为经营水厂的残疾人士‘跑腿’办证。”(6月16日《湛江日报》)
两则新闻其中一个共同点是关于工作作风问题,而且都是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无论是邀请社会监督员进行明察暗访,还是为特殊群体“跑腿”办证,都已一改过去脱离群众、关起门来办事以及被动服务群众的不良风气,这股新风让群众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更让群众以后走进机关部门大厅办事多了几份信心和力量。
机关作风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整改机关作风问题大行动,找准机关作风中的顽疾,狠下功夫大力改变工作作风,以期更好地服务群众。应该说,在这个整改过程中,我市机关作风明显好转,一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大三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与此同时,我市不少机关部门积极创新工作办法,真正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实做牢,出现了诸如“跑腿”办证、主动上门服务等新鲜事物,确实值得欣喜,也值得期待。
事实上,服务群众就需要抓住群众心理,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渴望什么、群众的困难在哪里?找到了这点,迎合群众的意愿,促进工作方法,改变工作作风,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相信群众一定会拍手称好,我们的服务水平也能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