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坚决守住“高考公平”的社会底线

2014-06-18 22:27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豆海湛

    17日,有媒体报道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事件。对此,教育部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6月18日《湛江日报》)

    今年高考,河南杞县等考点被曝出替考事件,令人震惊之余,又倍感愤慨。这次群体性替考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破坏了高考严明的纪律要求,触犯相关的教育法规,而且间接侵犯了“高考公平”的社会准则,损害了社会的诚信和道义,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录取上,一个通过“枪手”替考的考生顺利地进入了大学,便意味着另一个有机会进入大学的考生失去了机会。试问:这公平吗?对于这位失去进入大学的考生而言,他寒窗苦读十二载的心血和汗水就会因此化成了泡影,人生命运就在第一个“转折点”被轻易地暗中改写,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心酸。

    在笔者看来,“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当今,很多家境贫寒的学子把高考当作改变人生命运的最佳出路,当作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的阳光大道。因此,他们是那么刻苦地去攻读,奋力地去拼搏,当“不公平”的黑手阻挡住他们通往大学的道路时,对于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严重的打击。他们就会觉得社会是“有钱人”和“权势者”把控的世界,对前途失去激情,对社会失去希望。当教育被腐败所浸染,当“高考公平”被舞弊所扭曲,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十分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守住“高考公平”的底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高考舞弊事件,捍卫高考纪律和法律尊严。

    毋庸置疑,各地教育部门都在极力营造公平公正的高考环境和机制,三令五申高考纪律要求,对惩治高考舞弊行为毫不手软。然而,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地舞弊呢?这背后皆因巨大的利欲使然。在这条利益链条上,各色人物被绑在一起,尤其是监考者的“不作为,乱作为”更加可怕。因此,要杜绝舞弊事件的发生,就要继续完善高考监考机制和手段,斩断高考不法利益链条,极大提高舞弊成本,让高考中各色违规违纪人物付出高昂的代价,使人人对“高考公平”产生敬畏之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