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覃斗:芒果与青枣之争

2014-06-19 10: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张永幸

    芒果品牌 弃留两难

    “我才不让他砍掉芒果,我打算继续留下芒果园!”林强的老婆麦姑坚持己见,她自豪地说:“咱们覃斗芒果,都卖到全国去了,名气大得很,怎么能砍掉?”

    站在一旁的林强没有吭声。但一提到收入,两口子的回答总有些犹豫,种芒果十多年,林强还找不出哪一年收成是令他满意的。

    砍掉30多亩芒果,黄财心里也不好受:“其实我也很矛盾,覃斗芒果是个品牌,在全国都拿得出手,政府也有扶持政策,但现在没人愿意种了,也没空地种了。” 现在,这位“青枣大佬”还保留着10多亩的芒果园,明确表态不打算砍掉,“砍掉了,覃斗芒果的品牌就保不住了,留一点做招牌。”

    记者的采访车行驶在覃斗公路上,沿路随处可见阳光下正抽芽长叶的青枣树,果园内土地平整无杂草,一派管理有方的气象,这与路边长在杂草灌木丛中、挂着零星几颗果实的芒果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芒果“危机” 气候作怪

    采访中,覃斗果农普遍反映,近些年,每年春节前后一到芒果开花时,覃斗总能碰到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芒果花朵提前凋零,挂果率很低。

    据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研究,2007年,雷州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这场洪灾使雷州半岛西海岸的气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从原来的较适宜芒果种植的干热气候类型,演变为湿热天气显著增加的气候类型——每年芒果进入花期(2-3月份),覃斗经常会遭遇低温阴雨天气,造成减产严重。

    由于发展得比较早,覃斗芒果还面临“老龄化”的问题。1987年试种成功,1989年在覃斗全面铺开种植,至今覃斗多数芒果园有2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传统品种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产量或是品质,都已经跟不上市场形势。比如台农、蛋芒,不适应低温阴雨天,产量一直上不去,无法产业化发展。”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端奇说。

    据介绍,芒果树从种下到挂果,至少需要三年,而且投入成本高,比如地租、打井、肥料等费用,每亩成本至少五千元,加上市场风险大,收成不稳定,农民不愿意大面积种植。

    相比之下,青枣生产周期比较短,年初种下年尾即可收成,甚至遭遇台风天被吹断,也能短期内抽穗长枝,开花结果。而且青枣高产、稳产,亩产最高达上万斤、产值上万元,即便投入成本高,但因为回报快、效益好,大大激发了果农的种植热情。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