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普通高考成绩于6月25日公布,考生从6月26日中午12时开始网上填报志愿。那么,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把握好自己最重要的人生抉择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正视的问题。
记得十几年前,笔者所参加的那次高考,在高考之前就要填报好志愿。由于还未知高考分数,就要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因而笔者和很多同学一样都倍感紧张,填报志愿似乎就是一场“人生赌博”,充满不确定性。如今,经过改革,高考填报志愿显得科学多了,考生知道分数后再作选择,有了较强的针对性,目标也相对明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考生填报志愿就可以轻松应对,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以为,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是成绩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别人挑选后剩下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在笔者看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应基于今后自我成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如果只是认为某个学校的名气很大而去选择就读,那么就是一种盲目从众的体现。如果认为现在某种专业热门,比较容易就业,就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那么就会给自己留下遗憾。况且,现在的热门专业说不定以后就变成冷门专业。
笔者认为,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要多些理性。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发挥的应是指导作用,尊重考生的想法,引导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表现、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去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不是发挥主宰作用,一味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考生。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填报高考志愿就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很多人将以此为基点,迈向精彩的人生旅途。个人的规划同国家事业的规划一样,也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为今天的选择便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考生应该明白:大学,不是让人悠哉乐哉的人间天堂,而是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养的知识殿堂。所以,既然选择进入了某个大学,考生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以后的人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