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哲学家是马克思,马克思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历史到政治总会看到与他有关的东西。 不过今晚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马克思的理论研究,而是他从一个诗人向哲学家转变的过程。出生于德国一个律师家庭的马克思,在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在大学一年里发表了多篇诗作,深深滴爱上了写诗。不幸其行为被他的父亲得知后强令其转学,到柏林大学攻读法律与哲学。最终世界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多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我很想知道究竟马克思本人是想成为诗人,诗意浪漫地生活着还是做一位治学严谨、探究真理的哲学家呢?当然真相我们是不得而知,毕竟当事人也西辞。
回看我们华夏历史进程也不乏有相似的人存在。如唐朝诗仙李白,了解其经历的读者知道诗人一生都想进入仕途,追求功名利禄,这也是传统的儒家学者的理想。可是诗人到了42岁才被引荐到长安,充当一个普通文学侍从。在长安两年半里,李白不见容于权贵,最终被玄宗“赐金放还”.纵观李白的一生,是穷困潦倒不得志的,但由于没有官场的负累,他四处游览,结交了不少名流大家,最后这些生活经历都成为他文学创作的积淀。李白的一生正好应验了我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虽然我们的马克思最终没成为诗人,我们的李白没能叱咤官场,但他们最后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永远载入史册。所以我们也无须因一时挫折而悲观看待人生,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机遇,最终将会赢得鲜花与掌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