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世界杯,中国足球又做了一回门外汉,只是球迷们恨铁不成钢,且心有不甘。现在学校踢足球的学生少,尤其是小学生踢足球的更少。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这种现状,球迷们不满意,搞足球的专家们不满意,相信,主管足球的管理层更应该不满意。但是,这种现状的根源是什么?在那里?就算清楚,这也不是球迷、专家和足球管理层能够解决的问题。足球是对抗激烈和容易受伤的一种体育项目,以现时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多少家长会让自己捧在放在手上怕摔了,而含在嘴里又怕化了的独生子女去踢足球哟,这就是学校踢足球的学生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独生子女的珍贵,加之追求升学率的大气候,一般来说,如无特殊的原因,哪有家长让小孩选择踢足球呢!不过,这是人之常情,这也是涉及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还有就是现在的体育已经从一种亊业变为了产业,也就是职业化,但目标与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中国足球水平要象一些足球强国那样靠球星效应和球星价值来提高,恐怕不符合国情。君不见,中超那些球技很一般,收入之高却令人不可思议的中国“球星”始终未能让中国的足球“水涨船高”;商业足球却导致出了一批赌球的球星和“黑哨”。有网友在笔者 “多点小孩踢足球踢破玻璃窃”一文中评论:“8人场2小时要480,谁玩得起?只有梦里踢球了”。可以肯定地说:以这样商业化的足球环境,有朝一日,中国足球水平上去了也不会长久。这届巴西世界杯,传统的足球强国,职业化顶尖水平的几个欧洲列强不都小组赛就已经“打道回府”,这背后,原因多多,但经济危机,球员的钱包没有原来这么鼓了恐怕就是重要因素。可见,足球职业化并不是“万金油”,俱乐部体制也不是“救心丹”。但是,足球从娃娃抓起却是全世界的一种共识。只有踢足球的孩子多了,基础牢固了,足球水平才能水涨船高提高。贝利、马拉多纳等等众多的伟大球星,哪个不是自小就是在街头巷尾踢足球的的孩童群中脱颖而出的?湛江过去也曾经有凭学生证和校章就可以借到球踢的良好足球氛围,正是这种符合足球从娃娃抓起的举措,成就了昔日湛江足球的辉煌。
话说回来,如果再恢复类似湛江过去凭学生证和校章就可以借到球踢的足球氛围实在难。放了学,能有多少家长让自己的小孩到球场去踢足球?这恐怕是国家全面开放生育多胎政策M年以后的亊啰!有些亊情现在很难做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