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英雄末路血如火,
四言不知悲几多。
球迷含泪别利亚,
三耳黎明唱离歌。
列位看官,坚持到今晨6点半的同胞是有福的了,因为他们看到了第121分钟阿尔及利亚的悲壮的进球!费古利右路传中,替补出场的加布小禁区边缘鱼雷般的铲射让拜仁门将猝不及防。那一刻,三耳记起了闻一多先生三十年代的座右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的,“弱队”理论上总是率先告别的,然而,重要的是告别的方式。今晨,两坐叫做“利亚”的非洲大山,在“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后的告别,再度让容易激动的三耳闪烁着如瀑的泪光!
如果伟大的门将恩耶亚马不是防守角球时出击接高球脱手让博格巴有头可乘,高卢雄鸡没准也要与绿鹰一起加时;如果阿尔及利亚不是弹尽粮绝体力不支,德国战车也许要像巴西一般遭遇点球的瘟疫。能够让法国人总受阻,让德国人不流畅,贴身防守、高位逼抢、门线上的后卫、神一般的扑救……我们除了低下尊敬的头颅,不能够多说一个字也!
投入与专注到何等程度?尼日利亚教头凯希面对记者一连串的提问,居然也是怅然有所失地一连回答了4个“不知道”。他是在硝烟弥漫当中还没有出来,是在想自己的球队应该有机会重新书写历史,没有进8只是运气不佳……
看看位数寥寥的阿尔及利亚球迷手里的标语牌,谁敢小觑这样的精神:“1982能够做到,2014同样可以!”尽管老牌冠军德国人把个任意球演成了街头剧,尽管格策身价5500万、穆勒4500万欧元,足以买N多支非洲球队,然而,面对可叹的“弱旅”,他们也只能够凭借充沛的体力在90分钟之后奏捷。
一言以蔽之曰: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16强无一弱旅。
呜呼!足球是一种语言,一种信念,一种教你如何用生命换取生活的宝典,一种科学与艺术联姻之后的宁馨儿。
今夜两支欧洲“经济”之旅——一个是银行总管一个是“比利时”出战南北美的美国阿根廷,兄弟们,顶住!还有10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