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清楚;要想真正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好,不能是班子成员之间的“体内循环”、“自我表演”,必须广泛吸纳群众参与,请群众来监督、作评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把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请进来”,列席民主生活会进行“旁听”,看看开会的形式,听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内容,让群众多逞“只舌之快”。
让群众多逞“口舌之快”能避“做秀之嫌”。让群众谈谈感受、提提意见建议,将群众关注的问题讲明白、讲透彻,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及时改、立即行,才能确保开会内容求实,反映问题求真,使“逢场作戏”的习惯、“好人主义”的思维没有表现的机会。另外,可以破除民主生活会的神秘感、机密性,坚持开门搞活动,可以创造性地让党员干部“走出去”,到基层去开会,坐在群众中间开会,让民主生活会接接“地气”、沾沾“土气”、增增“人气”,避免“一开会就念稿,一张嘴只说好”的不正常现象。
让群众多逞“口舌之快”才能真“亮丑”。自揭其短,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问题真不真,群众最明白;活动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民主生活会只有把群众“请进来”,才能避免浅尝辄止、不痛不痒、不深不透,才不会搞成简单的“体内循环”和“口水游戏”。只要领导干部能够诚心诚意地将身段“放下来”,真心实意地把群众的意见听进去,有辣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自然会回归。
让群众多逞“口舌之快”才能真正聚焦“四风”问题。成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标准是能否真正聚焦“四风”深入查摆问题,确保“不散光”“不跑偏”。官员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身上沾有官气傲气,高高在上,透出一种特殊味,此种特殊犹如竖起一道隔离门,离百姓逐渐相远,久而久之就将脱离群众,被群众所抛弃。只有让群众多逞“口舌之快”才能真正查摆“四风”问题,才能真正“脱光身子捉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