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民众是堵住电话诈骗之邪风的关键力量

2014-07-08 23:06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黄小波
    “诈骗短信”、“诈骗电话”,相信在用电话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大“恶风”,不但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有甚者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我们常常抱怨:这些诈骗的信息怎么会无孔不入呢?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进步,我们在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捷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身资料的“被获取”,例如:注册一个论坛、参与一项活动、购买一样物件等等,都存在着个人信息的泄露,这背后除了网络信息管理的不规范外还存在牟利者的非法操作。我们一方面要依赖信息生活,一方面又要承受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场合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比如认真核实信息获取方的信用度和合法性、所提供的资料尽可能简单、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以后核实等等,尽可能多的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其实,信息的“走漏”是比较难以避免的,骗子们利用电话行骗也存在着投机性,他们往往采用撒网式的操作方法,有些诈骗的手段看着也十分简单,诸如:电话欠费、某某亲朋好友需要钱、中大奖等,但正是这些“可笑”的骗局却能屡屡奏效。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骗子们无非抓住了民众怕事、贪利这两个心理,然后采取压迫性的话语进行心理攻击,不给时间被骗者去思考和核实,以达到行为操控的目的;或者采用甜言蜜语进行诱惑,使得被骗者觉得有利可图,最终获取被骗者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到陌生电话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分析对方所说的话是否合理,多问几个“是谁”、“什么事”、“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对事件进行多方求证,总而言之,唯有放下内心的忧虑和贪念,冷静对待,无论何种形式的诈骗手段都会被拒之门外。

    当然,要彻底杜绝电话诈骗的行为,公安机关和相关电信部门的密切配合,严厉打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信息诈骗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侦查往往较为滞后。因此,要堵住电话诈骗这阵邪恶之风,更多的是要依赖提高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措施,让行骗者无利可图,彻底地被关在门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