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是徐闻良姜收获的季节。作为徐闻名产的良姜,虽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十件宝”赞誉,名声和品质也早已远扬中外,但其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尚未发挥应有的效益。如今,这座沉睡的“金矿”将有望被唤醒。目前徐闻县委县政府将良姜深加工列作今年重点建设项目,随着良姜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以及科技力量的支撑,昔日良姜产销被动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7月9日《湛江日报》)
徐闻良姜是湛江乃至全省的特色名产,坐拥诸多优势,自古以来就享誉中外。然而,近年来,徐闻良姜却陷入了名产之惑:名优良姜利润不及香蕉菠萝。由于产业利润偏低,徐闻良姜在与香蕉、菠萝、玉米等其它经济作物的竞争中渐落下风,农民们种植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而种植面积持续缩减,正使徐闻良姜面临着一场危机。对于具有“金矿”之称的徐闻良姜,由曾经的“优势”沦落为现今的“劣势”,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也令人深感忧虑。那么,如何为徐闻良姜寻找发展的突围之路,让其重新崛起?成为当下徐闻需要探讨解决的农业发展课题。值得欣慰的是,徐闻在加强与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的同时,也加大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深加工企业对良姜进行深加工,推动良姜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良姜应有的价值效益,进一步提高良姜的利润空间。
显然,对良姜进行深加工,研发和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良姜产品,是徐闻良姜实现突围的重要路径,也是其再次崛起的强大动力。与低附加值的药材、香料等良姜初级产品相比,姜茶、精油、精华素等良姜深加工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保守估计可使徐闻良姜的产值上涨10倍。毋庸置疑,经过深加工的徐闻良姜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其实,危机并不意味着“绝境”,它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更大的机遇;但关键就在于如何应对,从而转危为机。要让徐闻良姜真正崛起,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还需要积极地实现徐闻良姜的品牌化,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徐闻良姜特色品牌,走特色品牌发展之路。在品牌文化形象的宣传上,徐闻良姜应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潜力,通过媒体推介、开展销会等多种平台进行大力展示,使徐闻良姜更加深入人心。正如廉江的“红橙文化”,塑造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形象,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
“阳光总在风雨后”。笔者相信,实现产业升级后的徐闻良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笔者也期待,徐闻良姜尽早再次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