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与龙眼,在湛江地区是“遍地开花”的水果,目前黄皮收摘接近尾期,龙眼开始上市,但两种水果在市场上“待遇”迥然不同:黄皮越卖越好,龙眼越卖越贱,一“荣”一“衰”之间折射出市场需求的变化。

黄皮越卖越赚钱
近日,记者来到廉江市河唇镇的风梢、良塘、横窝、苏州垌等村,无论是路边、房前、山腰,到处是“尽带黄金甲”的黄皮果,果农们提着箩筐正在收摘上市,而到各村设点的果贩子忙着收购,然后打包装远送广州、武汉等市场,一派火热景象。
良塘村的罗亚九又收摘了300多斤鸡心、无核两种黄皮果送过来,硕大金黄的果子让在风梢设点的吴老板爽快出价:“鸡心6元,无核5元,行吧?”过秤后罗亚九当场拿到近2000元钞票。“近段时间每天都卖果几百斤,每天有几千元进口袋,10多亩黄皮,产量两三万斤,钱财滚滚啰。”罗亚九笑道,他种黄皮已20多年,面积从一两亩发展到近20亩,品种也从本地黄皮改良为鸡心、无核等市场紧俏的黄皮果,三层的“黄皮楼”已建成多年。他每年卖黄皮果都赚到几万至10多万元,一家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风梢村的吴柏是当地响当当的“果王”,他的20多亩鸡心黄皮每到上市期就被抢购一空,如今打包装后已卖到10多元1斤,近几年每年能赚20万元左右。他说,黄皮近几年行情越卖越好,供不应求,一亩黄皮两三千斤,有三四块钱1斤就能赚个七八千元,而投入及人工成本很低,效益比龙眼、荔枝明显,近几年廉江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有人斩掉荔枝龙眼改种黄皮。河唇镇黄皮种植已发展到近万亩,风梢、良塘、横窝等黄皮专业村果农很多都发财了,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