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社会关注的“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分别被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录取。两夺刀少年曾登人民日报头版,也正是因为如此,“夺刀少年”的事迹迅速传开,收到了满满的点赞,遭清华、澳门大学等名校“哄抢”。面对清华大学这样的顶级名校,面对澳门大学开出的诱人条件,很多人都以为夺刀少年会毫不犹豫地在两者之间任择其一。没想到,夺刀少年最终却选择了相对比较“普通”的高校。
希望夺刀少年上名校的人,多少有那么一点“英雄情结”或“道德崇拜”的思维。柳艳兵选择南昌大学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易政勇选择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他们均称,所报的两个志愿,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也是跟家人、老师商量了以后做出的选择。“有多大脚、穿多大鞋”,这话说得真好,很朴素,也很有人生哲理。鞋合不合适,或许只有脚知道,脚舒不舒服,选择合脚的鞋很重要。不去清华、不去澳门大学,是担心学习跟不上。如果贸然去了名校却难以适应,不仅辜负了学校的一片好心,也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和人生。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量力而为。夺刀少年不为面子或其他因素去“攀高枝”,更应点赞。
两人因见义勇为而“出名”,但没有籍此机会去选择名校,圆自己的名校梦,而是理性地选择本省的高校就读,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清醒,更是一种难得的自知。唯有清醒和自知,才能实事求是,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冷静思考,合理选择,做出人生的正确决定。英雄也是普通人,尊重夺刀少年的选择、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呵护。情归普通院校或许是少年英雄与社会的共赢,在这样的结果下,但愿舆论快速平静,让两人回归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