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正面袭击的是一个有准备的湛江,台风过后,也显露出一个坚忍不拔的超强湛江。
“威马逊”携风带雨、摧枯拉朽,以每秒60米的速度正面袭击湛江。每秒60米是个什么概念?刘翔的速度才每秒11米多!不管什么东西,只要给了速度,就有了巨大的破坏力,一张纸高速飞起来,会利如刀片,柔弱的水压出一定速度,可以做手术刀。“威马逊”滥施暴虐,从大海扑过来,高速打在欣欣向荣的湛江大地,带来巨大损失是肯定的。房倒屋塌、公路损毁、交通中断、船只沉没(尽管已经停泊避风港)、海堤决口、滩涂淹没、水产养殖损失极其惨重;还有大部分农作物被摧毁,香蕉、蔬菜等绝收;公路两侧及城区大部分路灯和树木被连根拔起,给湛江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27.3亿元。
然而,超强台风正面袭击的是一个有准备的湛江,台风过后,也显露出一个坚忍不拔的超强湛江。让人欣慰的是,凡是人力可以预防、能够防的都防住了,风灾过后,出现了四个零的奇迹:人员零死亡、交通零事故、治安零案件、疫情零发生。
湛江在大风大浪面前经受住考验,以顽强的姿态取得了重大胜利。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当然值得总结一下经验。
首先是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了台风防御工作并作出批示,国家、省防总派出专家前来指导、督战。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自部署防风工作,省长朱小丹亲临湛江一线指挥抗灾,市委书记刘小华在作防风工作部署后前往各地检查防风工作,市长王中丙值守三防指挥部部署防风防汛工作,市四套班子成员分赴各挂点县(市、区)指导防风工作,各地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开展防风工作,驻军、武警严阵以待、随时支援。
其次是指导思想对头,整个过程中,各级领导强调以人为本。大灾以前,各项工作都以保障人的生命为宗旨,灾害来临,不管风急雨急,救人更急。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港附近有些渔民放心不下自己的渔排和渔船,失去了安全返港的最佳时机,被风雨困在海中。为了这23名渔民的生命,胡春华、朱小丹、刘小华、王中丙等省市领导密切关注,彻夜守候湛江海事局来自前线的消息,指示湛江市要确保这些渔民的生命安全,直到他们于清晨7点25分全部获救。另外还有报道称,徐闻消防官兵坚守抗风一线,奋力营救群众65人,雷州消防官兵勇救27人。
第三是宣传得力,措施到位。媒体一再提醒全市人民,这次台风非同小可,为了让大家充分重视,《湛江晚报》重新刊登了18年前强台风“莎莉”在湛江登陆的情景。那一次,湛江港巨大沉重的龙门吊都被掀进海里,其强度超过设施的防御标准和人们的认识水平。那次台风给湛江带来的损失接近湛江当年生产总值的一半。媒体提醒大家,这个“威马逊”甚至比“莎莉”更狠,将会达到1973年14号,编号为“7314”的强台风的程度,为40年一遇。这个“7314”登陆时中心风力达到73米/秒,也即18级,那狂野杀伤之势,自古罕见。这种宣传直观可感,安全叮嘱殷殷在耳,在台风到来之前,大家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知这次台风的巨大威力,民间的自觉防范潜力全部调动起来。更让人感动的是,台风过后,各行各业各就各位,修复电力、通讯、交通运输等设施,湛江市及各县区四套班子负责人带头参与,南海舰队官兵冲在前面,人武部预备役官兵一马当先,全体市民纷纷行动,整理城市面貌。只用了一天时间,市区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基本恢复,并且力争早日恢复创卫赢得的良好的卫生环境。
台风过后,我们要以同样的姿态和干劲投入救灾复产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家要增强信心,增强紧迫感和自力更生的意识,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