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逊”过后,徐闻遭受了惨痛的损失。灾害面前,徐闻农民不等不靠,顽强地从头再来,努力从红土地上再创收成。(7月24日《湛江日报》)
从头再来,需要巨大的勇气,更需要多一些智慧,总结一下风灾带来的教训,努力走上一条平安可靠的致富路。
比如,徐闻县种植大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元,耗费巨资从以色列引进的先进大棚和数码控制设备,统统在台风中损失殆尽。以色列的“手机遥控施肥浇水”固然好,但产自于沙漠条件下的“洋设备”未必更适合台风频繁的徐闻,结果水土不服,只能令人扼腕叹息。从头再来时,是不是能多搞一些“土洋结合”,让我们的设备更适应本土情况,确保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又比如,香蕉、木瓜等农作物的种植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越是高风险,就越要有保险意识。保险的根本作用在于“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平时看似“白交钱”不划算,灾害之时却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有了保险的支撑,何至于灾后陷入“无钱购买种苗和农资,复产举步维艰”的境地?从头再来时,是不是能把眼光看远点,在“高投入”中再增加一些保险的投入,大大降低行业风险,提高对损失的承受能力。
再比如,由于这次风灾,“2014年市场上再也看不到徐闻香蕉了”。加之海南产区的香蕉也遭重创,市场将供不应求。“日日有不觉珍惜,一日无方觉可贵”。徐闻香蕉暂时的“销声匿迹”,虽然有些被动,但也许能带来更多的关注。当今社会,品牌就是财富,正如网友说的那样:“如果我有‘可口可乐’的牌子,银行会抢着给我送钱”。如果“徐闻蕉”驰名中外,徐闻作为“水果之乡”家喻户晓,即便是一时的严重自然的灾害,也不会对品牌造成根本性的损失。从头再来时,是不是能在创品牌上更专注一些,大家抱团竞争、组队出击,打亮“徐闻”的特有品牌,创造出更高层次、高品质的财富。
从头再来很有必要,但需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怎么走更好,再走老路可就不值得了!









